—来自代表委员和百姓的期待与建议
经过全民征求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对这项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充满了期待。
长期以来,各界对药价高、看病难、个人负担重、公立医院现行机制弊端多等“痼疾”反映强烈,新医改方案在推行中能否准确命中这四大要害?
药价高:切断“以药养医”链条基本药物“有效不贵” “虽然国家多次下调药价,但很多药品从药厂出来进到医院销售,中间环节加价仍在十倍以上。”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对新华社记者说。
我国医药费构成与其他国家大不一样,药费占一半以上,而其他国家一般是20%左右。这组来自卫生部的数据鲜明地揭示了,解决“看病贵”首先要在降低虚高药价上下功夫。
“药价是怎么定的,没人知道,特别是对基层老百姓来说,完全一团迷雾。”来自重庆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吴再举说,乡亲们挣的那点辛苦钱,好些被虚高药价掏走。
众所周知,“以药养医”是问题症结。人们从这次医改中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医改征求意见稿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要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吕燕玲说,公益性是这次医改的“指针”,必须取消“以药养医”和药品加价。还需要注意解决部分新药定价过高、药品经销商层层加价等问题。
基本药物制度更给百姓提供了“有效不贵”的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312种西药可以治疗80%以上疾病。国家将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吴再举代表认为,基本药物制度是好事,要公开基本药物的清单和价格。这样,才能让基本药物制度真正发挥减轻百姓药费负担作用。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