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机演绎大发展:电话上的30年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小手机演绎大发展:电话上的30年

2008年05月10日 10:45   来源:京报网   

    九十年代: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随身用品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移动电话发展史是超常规、成倍数、跳跃式的发展史。

    1987年的大哥大

    


    Motorola公司出的大哥大

    


    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学名:800兆移动电话)在80年代末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拥有者差不多全是各界显要人士:包工头、大老板或者是当年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中国股民。那时候拿这么个物件,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城市里一道“量力”的风景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大变小了,并且多转为翻盖型。传呼机却从数字升级到了汉显。“两机”的普及率逐渐地提高了。不过,使用者往往不同时开动两机,而是先接受传呼机的信息,然后根据内容,再打开大哥大回电话。

    北京市民是在九十年代中开始使用BP机的。从事保险工作的王女士一直珍藏着1993年买的呼机:“那时,一部呼机加上入网费等要花费2000多元。而且买呼机还要托人,买一部呼机就像要添置一台洗衣机一样,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当时发个密码本,发送的信息要靠密码本上检查,看看是啥意思。”“有事您呼我!”曾经是最时尚的告别语。

    在视界中消失的寻呼机

    


    90年代末是寻呼机鼎盛时期,年轻人几乎每人腰间挂一个。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投递简历所留的联系方式全都是BP机号。这时的寻呼系统已经由数字升级为汉显,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只不过中间要通过寻呼台的转达。

    紧接着,两机合一的替代产品――手机问世了。

    90年代末,手机真正拿在普通人群手中。一家外企公司的白领纪小姐回忆99年恋爱时的情景:“我现在的先生当时作为生日礼物为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爱立信出的翻盖手机,当时在校园里拿着手机打电话是相当惹人注目的,别提多臭美了!”

    1995年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2000年中国移动正式成立。2002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彩信(MM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近几年,通讯市场真正成了丰富的大市场,服务态度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手机资费也越来越低。200在移动、联通两大营运商的激烈竞争下,最终是众多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手机的单向收费更是众望所归,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进化:由最初只能打电话、收发短信、储存电话号码的黑白屏手机到后来的彩屏手机;从单调铃声到32和弦到现在的彩铃;并由此造就了一批彩铃歌手的走红,例如:手机小强那段经典的《主人来电话了》铃声。再后来的手机又开发出了录音、拍照、摄像、打游戏、上网、炒股、看电视节目,当手机秘书……,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外形也由最初笨拙的机身单调的色彩及造型演变为现在大彩屏型、小巧型、手写型、游戏机型、超薄型等。

    早期的几款手机

    


    最新的概念手机

    


    2007中国首届城市移动信息化创新论坛上公布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为4.49亿,其中北京城市人均手机1.2至1.6部。为了方便,许多家长给小学生都配带着手机。大学刚毕业的小朱说:“别说假如没有空气,现在要是没有手机,这日子都简直不知道怎么过了!” 2008年1月份,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5.56亿户,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1.6%。而早在2003年,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就已居世界第一。

    2003年,与手机相抗衡的另一种待机时间长,电磁辐射少,通话成本低,携带更加便捷的移动电话――小灵通在北京问世了。现在开通一部小灵通需要手续费:15元、月租费:25元、通话费:首次3分钟0.22元,以后每分钟0.11元。它的出现,使老百姓的选择更多,也从手机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了一杯羹。而固定电话仿佛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呈减少的趋势。许多家庭开始“一家三口小灵通,固定电话变流动。话费省了一多半,从早到晚声不停”。

    手机使得地球变小了,也逐渐成了左右人们正常生活的怪物。当过年过节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袭来时,当每日受到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影响时,有的人开始思考没有它们的好处了。而此时与电话同行的另一种通讯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运用。

    新世纪:网络电话异军突起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而到了2006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4亿人,网民普及率达到10.5%;域名总量达到411万个,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80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的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人们在互联网上使用MSN、QQ等聊天已经司空见惯,网络电话的出现更是受到出国留学生们的青睐,能使远离家乡的他们节约下来一大笔话费,并把自己在异地他乡的视频清晰的传给远方的亲人。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更广意义上拉近了距离,E-mail、MSN、QQ、博客留言等不仅能互通基本的讯息,还能互传文件、音视频。

    QQ聊天界面

    


    MSN聊天界面

    


    通讯领域的多条腿走路让人们相互之间接触更为亲密。“想要不被人找到太难了!”一名广院学生说,“现在通讯方式太多了,电话找不到,可以打手机,发短信,或者发邮件,还可上QQ或MSN看他在不在线。”

    如今的手机与网络通讯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的充分利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通讯时代。QQ等聊天工具各种专业化E-mail、都纷纷开通了手机版,这样网络和手机就实现了互通。

    人们“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城区、郊区、远郊区,区区相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机。网民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手机、电话、互联网,你想了解什么,应知尽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通讯的变迁,令我们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腾年代。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