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的电影”:过去现在和未来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农村题材的电影”: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8年09月24日 17:16   来源:人民网   

    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崔永泉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精品农村题材影片,表现了我国30年来农村发生的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塑造出一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特色的农民形象。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现实生活,也许就是这些电影成功的经验。30年来的代表影片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的画卷与长廊。
    
    红火背后也有隐忧
    
    近年来,随着《刘老根》、《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等一批优秀农村影视剧走红市场,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市场供销两旺。
    
    虽然农村题材电影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农村电影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农村电影放映的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适合农村放映的高质量影片不多,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长影导演王亚力说,农村影视剧的繁荣是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下农村大发展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但同时王亚力也有担忧:有些剧缺少对真正农村生活的体验,所以,某些剧中所谓的农村,更像是城乡结合部。农村戏火了,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农村戏在一片繁荣背后更应该思索的是如何更上层次、更上水平、更有深度,更应该思索如何反映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农民的精神面貌与时代的发展方向,讴歌时代,创作精品。
    
    梁明说,现在仍需大力提倡深入生活,写出贴近现实的鲜活之作。
    
    真正的艺术在于个性。正如导演霍建起所认为,创作需要创作者的主观想象,你要提炼它,找到真正触动人心的表达。要单纯一些,把魅力和特点体现出来,否则就会模棱两可,不伦不类。
    
    如果单纯用票房价值来衡量,实际上会掩盖某些更为深层的东西。所以,作为电影产品的终端销售者,长春万达影城总经理王福安认为,电影院要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农村题材不可少。
    
    王福安说,站在电影院的立场上看,我们更喜欢真实感人,打动人心,体现人情人性的影片。像《男妇女主任》、《九香》、《一个都不能少》,叫好又叫座。一定要相信观众的鉴赏力,在某种意义上,观众的鉴赏力就是编剧导演的风向标。榆树县农民陈战则说:“我们都喜欢《刘老根》,《乡村爱情》,就因为‘一色儿说农村大实话’。”那种在想象中营造的农村场景,必然处于尴尬的疏离状态,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农村电影就是土,这是一个误读。”梁明说。
    
    今天,城乡人口流动频繁,信息传播突破了城乡界限。农村的电影市场并不应只是限于农村题材的影片。在农村最有市场感召力的往往并不是农村影片,而农村影片也并不只是拍给农村人看的。它是面对城乡甚至是国际化的受众的。所以农村题材电影理应有更宽广的视野与深度。在反映农村深层现实,体现当代农村历史性的主题上,农村题材电影理应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包容性与开放性。其内涵与外延、技法与手段都将融入更广阔的电影发展甚至是时代发展的步调中。
    
    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关注农业,是所有宣传文化工作者包括电影工作者应有的情怀。
    
    农民需要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拍摄出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农村题材电影,也是电影人应负的社会责任。有需求、有市场、有责任,农村题材电影理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事实上,农村题材影片也曾经有不少叫好叫座的例子,《喜盈门》曾获文化部颁出的“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等多项奖项,同时,上座率创当年全国纪录。
    
    也许在今天商业大片的氛围中,有人认为《喜盈门》的获奖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可是业内人士并不这样看。梁明说,什么叫大片,演员大?投资大?古装的战争题材都有大片,农村题材也未必不能成就大片。片子不在大小,小片子也可拍得很好。我们应跳出农村题材的固有认识,不要人为设置局限,农村题材大有可为。
    
    霍建起也认为,题材只是人为的一个划分,事实上,电影虽然有类型,但更多的是一些共性的东西,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题材,作为电影更多地在于做出人性和人情的表达,深入到人的内心。
    
    本届长春电影节从5月30日“农村电影大集”放映活动启动,到7月6日电影节闭幕,期间共放映影片百余部,计1000场,观众达50万人次左右,其中,农村题材影片是展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时期优秀的农村影片吸引了大量的群众观看。
    
    事实上,农村题材电影既有市场需求又有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种种利好消息。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农村电影尤其是西部和老少边贫地区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初步改善,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逐渐增加,农村题材影片创作数量不断增多、质量稳步提高。
    
    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的规划和生产,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普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提高放映质量,完善放映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电影放映的新主体,建立公益放映补贴的新机制,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扶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这些农村电影可持继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措施与体制机制的保证,都已正式纳入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和实施的时间表中。
    
    今天,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节点上,借长春电影节回顾农村题材电影的来路,这种回顾传统的历程并不是为了重新排列电影历史的顺序,而是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一个文化路标。希望越来越多真正的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在每一年里诞生,成为未来回顾今日的历史坐标与经典叙事。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