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制定全国奶业管理条例
2008年11月04日 11:53
来源:人民网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中国奶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原料奶质量参差不齐是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原料奶中细菌总数超标、脂肪和乳蛋白等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原料奶抗生素含量不符合标准,不利于酸奶生产。要从深层次解决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出台全国奶业管理条例。
当前我国奶业标准不全,有些标准漏项,指标落后;有些标准在生产中得不到落实。应该对现有标准及其实施情况认真分析和清理,并逐步完善,为加强对奶业生产的规范和监管服务。此外,还应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加强对原料奶质量监控,保障消费者健康。
这位负责人提出,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原料奶定价方式,是使牛奶生产成本与收购价格挂钩,去掉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就是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其中成本的多少需要定期调研,通过调研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化,然后进行协调,提出原料奶收购的指导价格,并进行监管。此外,奶农、加工企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应该形成一个协调委员会,做好组织和落实工作。
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色列奶业协会委托权威中介机构,每两年开展一次对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全成本核算,定期提出成本分析报告。奶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会商。在牛奶生产的成本上加上适当利润,制定出标准牛奶的收购价,全国统一,并在每个季度根据饲料价格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收奶价格。为保证对城乡居民奶的基本消费,政府有关部门会商乳品加工企业制定鲜牛奶和稀奶酪销售价格,其他乳制品采取市场阶格。(《瞭望新闻周刊》供稿)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
带你逛展: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蒙牛到最危险时刻 牛根生求援免外资收购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