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该如何反思抗癌药赛德萨断货

2019年01月04日 08:00   来源:证券日报   

  ■张志伟

  

  从一些媒体报道的场景看,抗癌药赛德萨断货带来的影响令人揪心。

  有凌晨4点多短信求助非深交的医生朋友买药的;有女儿白血病治疗5个月了,妈妈心急如焚的;有病友群里突然乱了,负面情绪弥漫的……

  赛德萨,是白血病以及血液肿瘤整个疗程中的重要药物,是辉瑞生产,属于进口药。对于赛德萨濒临缺货,厂家的解释是意大利工厂设备停产检修,时间比预计的耗时更长。

  这种类似药品的断货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6月份,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断货,更早的2015年有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癌症化疗药“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在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等等,很容易能够罗列一大堆。

  对于赛德萨出现的断货现象,有患者家长一针见血指出了企业“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此药盈利少,厂家不愿再生产。

  赛德萨的通用名为阿糖胞苷,并非没有国产替代品,但疗效被大多数患者打了折扣,这种药品断货的另一面是国产药品疗效的尴尬。

  从这次赛德萨断货来看,不难找到一些中国医药改革推动的所谓证据。在高层喊话“抗癌药不能只降税,不降价”时,辉瑞等率先降价,其中包括赛德萨,降幅约9.3%。据有关数据,2017年,人社部主导的2017年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44种拟谈判药品最终有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这其中包括赫赛汀等17个肿瘤药。赫赛汀价格从2万元降到了7600元,这也显示了国家医保谈判对高价抗癌药的降价作用是毋庸置疑。而赛德萨早在2014年就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以此推之,患者“盈利少,厂家不愿再生产”的判断是难以排除的。未来,赫赛汀会不会也因为这个原因出现断货,值得考虑。

  笔者认为至少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

  其一,表面看似乎是医药改革迫使高价抗癌药降价,降价使企业获利减少而不惜减产,或者降价致销量大增引起供应紧张,从而有人怀疑改革,这个表面看上去天衣无缝的逻辑推理是大错而特错的。医药改革,其中明显的变化就是高价抗癌药明显降价,价格曾高达2万元的赫赛汀,降到了7600元后,加上医保报销,患者用1500元左右就能买到药了,普通患者受益巨大,目前来看,对高价抗癌药的降价仍有空间,改革仍任重道远。

  其二,不可否认,改革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但应该深刻反思的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譬如这次赛德萨缺货,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督促辉瑞制药抓紧恢复生产、保障供应之外,还应通过各种措施,汇聚各方力量,让国产抗癌药快速崛起,摆脱对进口药的依赖,这才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