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音频产业迎来新经济 打造IP要找到比较优势

2018年06月21日 11:33   来源:消费日报网   

  在网络视听繁荣发展的当下,音频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音频行业逐渐从小众走到了大众,知识付费模式也非常火热,原创音频IP层出不穷,传统广播转型迅速。6月16日,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来自艾瑞咨询、蜻蜓FM、喜马拉雅FM、阿基米德FM的数位大咖、内容创作者齐聚,共话音频的“新经济”,共探在风口下音频的新价值、大未来。

  音频产业应用、消费双重升级

  音频IP化注定是未来方向

  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卫锋分析了音频行业发展的几个趋势,第一是付费化的进行,但目前还有较大的用户渗透增长的空间;第二是直播化,因为“很多生活场景并不适合用眼睛看屏幕,比如开车、跑步等等”;第三是有声书朗读的崛起,“因为大家会发现一本书可以通过听的方式也有阅读的愉悦感、体验感。”

  另一方面,随着音频平台内容逐渐增多,IP化就成了创作者、平台的发展方向,蜻蜓FM总裁钟文明表示:“只有通过IP,通过高端有质量的内容,打穿不同的产业边界,为用户筛选有价值的内容,聚焦我们自身的资源,才能留下用户。”

  对于创作者而言,如何打造IP,所要遵循的就是“比较优势”的原理,经济学博士、著名财经主持人马红漫解释:“比较优势是一个贸易学原理,就是人有很多相对的劣势,你要清晰地找到比别人最强的一点,无限地努力放大。”

  程一电台的创始人程一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当初他因为一次失恋,创建了音频栏目,却意外成了很多陌生人“耳朵里的男朋友”,“我觉得在如今年轻的少女人群中,她们对情感很焦虑,不知道将来遇到什么样的男人。我们做的就是告诉她在大学、初中高中树立自己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服务她的同时也做了用户运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现。”

  “浩然爸爸讲故事”的创始人陈诺则认为,做音频应该一开始就把自己当作一个IP,“声音的节目和其他的节目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要投入自己整个自我,简单三个字‘人格化’。”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传媒与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杨仁文对此表示认同:“内容生产者我觉得真的需要热爱,因为内容创作特别需要时间。内容只有承载了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世界观,才会形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音频内容要深入浅出

  不能离用户太远

  在第一场圆桌对话上,数位音频平台的达人作者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关于音频内容创作的心得,其中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深入浅出,“让大家一步一步慢慢提升知识储备或鉴赏能力。”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提到:“把专业知识的转化,变成故事性的东西,让大家既能够接受,又能够从中获得很多丰富的历史知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经营着古典音乐相关音频内容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艺苗表示,过往古典音乐在大众眼里都相对严肃、古板,她找了一个切入点就是“希望音乐可以跟我们生活发生关系”,结合生活场景,她开发了“听着巴赫去跑步”“晚安曲”“下午茶时间的古典音乐”等栏目,获得一定成功,“让用户感觉古典音乐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离我们特别远的东西。”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好在哲学内部的分支非常多,我的节目里面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大家可能听到过,像电车难题、钢中之岛、猴子与打字机,这些思想、道德的实验,是可以让哲学‘小白’感兴趣也知道的,还有哲学家生平的经历,对他思想的影响。”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联席CEO余建军认为不仅内容要深入浅出,在获取方式上也要让用户感觉越来越简单,“我们过去PC时代是鼠标键盘,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是用触屏、用手在滑,未来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时代,重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怎么样让用户更方便,让用户获取更多更好的东西,我们就怎么做。”

(责任编辑:李方)

精彩图片

音频产业迎来新经济 打造IP要找到比较优势

2018-06-21 11:33 来源:消费日报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