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寰平: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

2025-08-15 16: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佳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钟寰平: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

2025年08月15日 16: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钟寰平

共促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美丽中国画卷。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为不断增强全社会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地各部门以生态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凝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不断增强美丽中国建设合力。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这一重大理念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上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曾经“两难”的抉择化作如今的共赢画卷。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十四五”前四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了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命名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有读懂“两山”理念的“题中之义”,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绘就美丽中国的壮丽图景。

山越高越难爬,路越远越难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仍须踏石留印、砥砺前行。“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形势来看,前期的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不断创新“两山”转化路径。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优势存在明显差异。要因地制宜,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探索“两山”转化的目标和路径,真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特色塑造成产业特色,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的价值更加可感可及。

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引擎;保护,是托举未来的担当。二十年的实践探索,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彰显了“两山”理念经久不衰的实践伟力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行动起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当好“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秦佳鸣)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