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曝光!水利部通报河湖“清四乱”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11月19日 20:25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余璐)将洞庭湖水域侵占为“私人湖泊”;打着湿地公园、风雨廊桥等旗号,在河湖内开发建设房屋;酒吧、餐厅在秦淮河大堤“肚子”里营业……2018年以来,水利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一大批长期以来侵占破坏河湖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19日,水利部召开河湖“清四乱”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水利部公布的河湖“清四乱”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湖南省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围案、河南省郑州市“法莉兰童话王国”违建案、江苏省南京市侵占秦淮河大堤建餐厅案、山东省徒骇河滩地违规建设光伏电站案、湖南省官山风雨廊桥违规建房案、黑龙江省呼兰河口湿地公园违建案、河北省潮河滦平段违法建设项目案、河南省鲁山县以清淤疏浚之名非法采砂案、河北省大沙河许可采区非法采砂案、湖北省随县“全民采砂”案等10个案例。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陈大勇在会上表示,根据“清四乱”情况,此次水利部收集甄选了10个具有典型意义、情况复杂、政策性强、社会普遍关注的典型案例公开向社会发布,旨在以案促改,以案释法,发挥案例的规范指导、警示震慑、舆论引导作用。

  公布的10个案例有哪些特点?陈大勇指出,一是问题规模大,性质严重。比如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案非法圈占湖区近3万亩,法莉兰童话王国案侵占黄河滩地400多亩,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案违建房屋面积高达9.4万平方米,秦淮河违建餐厅案房屋直接侵占破坏Ⅰ级堤防,严重威胁防洪安全。

  “二是侵占破坏河湖问题出现新的类型。”陈大勇谈到,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湿地公园、风雨廊桥等旗号,以生态修复、民族文化传承的名义,在河湖内开发建设房屋、大搞景观工程,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有的甚至大肆谋取商业利益,让本属于老百姓共有共享的公共空间变成了局部人获利的“私地”,比如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案、官山风雨廊桥案等。有的地方以清淤疏浚之名非法采砂,比如鲁山非法采砂案,乱采乱挖导致河道“满目疮痍、河不像河”;有的地方和企业片面追求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无视水法律法规,忽视河湖保护,违法违规将光伏电站建在河道、湖泊滩地和水库库区,对河道行洪和生态安全造成很大影响,比如徒骇河滩地违规建设光伏电站案。

  “三是有的违建项目‘五证俱全’,反映出一些地方强化河湖保护工作还不到位。比如潮河滦平段违法建设别墅案,早在2015年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即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要求拆除,但建设单位仅缴纳了罚款,房屋一直未拆除。这反映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区域发展,违规、越权审批建设项目,监管失责缺位,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陈大勇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2020年水利部开通了12314监督举报电话,目前已受理群众举报河湖问题129件。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发挥12314监督举报平台作用,坚决扫除侵占破坏河湖的违法违规问题,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