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蜗牛不要摸!不要吃!

2024-05-23 14:19 来源:羊城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这种大蜗牛不要摸!不要吃!

2024年05月23日 14:19   来源:羊城晚报   薛仁政

  近日,广东在雨后出现了不少巴掌大的蜗牛。这些大蜗牛为棕色壳、灰色肉,拖着长长的黏液“招摇过市”,还一举登上网络热搜榜。不少网友惊诧:“广东的蜗牛都这么大的吗?”“肉这么多,‘吃货’申请出战!”

  针对网友的好奇,专家提醒:这种蜗牛并不卫生,最好不要触摸,更不能吃。

  雌雄同体,繁殖力惊人

  “这种巴掌大的蜗牛其实并非广东‘本地蜗牛’,它们的学名是褐云玛瑙螺,通常被称为‘非洲大蜗牛’。”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昆虫学系副教授何晓芳介绍,非洲大蜗牛能够对500多种植物产生危害,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它们平常喜欢躲藏在潮湿处,阴沟旁、花池中是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雨后潮湿时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非洲大蜗牛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繁衍能力惊人。每年,一只成年非洲大蜗牛可以产下数百乃至上千个卵,远超过本土蜗牛的繁殖力。这种惊人的繁衍能力,让它们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占据优势,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携带病菌,要避而远之

  不少“吃货”看到大蜗牛,认为肉更多,想尝尝。但专家特别强调:“非洲大蜗牛,最好你别馋。”

  “蜗牛(螺)是可食用的,但是非洲大蜗牛以及很多蜗牛(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冒着健康风险解馋,得不偿失。”何晓芳介绍,如果希望品尝美味,应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专门饲养非洲大蜗牛的白化种——白玉蜗牛,做成熟食品尝。

  非洲大蜗牛体态魁梧,是我们常见的本土蜗牛的数倍之大。它的生存环境复杂,常与各种鼠类、蚊虫为伴,还会食用鼠类粪便,身上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一旦触摸很容易被感染,轻则可能引起肿胀、瘙痒、红疹等,重则可能导致病毒、细菌侵入体内,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它爬行时留下的黏液可能也携带着病原体,如果它爬行过水果、蔬菜等,很可能会间接传染给人类。

  “在路边遇到非洲大蜗牛,如果不慎接触,要及时冲洗。”何晓芳提醒,建议日常食用蔬菜、水果时也要仔细清洗,避免发生感染。

(责任编辑:朱晓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