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疫情下香港餐饮业出招自救:推外卖套餐 免费送餐服务

2020年07月29日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餐饮业出招自救:推外卖套餐 免费送餐服务

  中新社香港7月29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疫情严峻仍未缓和,29日零时起,全港食肆全日停止堂食。中新社记者在市面及外卖平台观察发现,餐饮业界在早前因“晚市”关闭堂食而推出各式优惠的基础上,再出“奇招”:食肆争相制定外卖精选套餐、设订餐专线,而外卖平台则推出部分食肆免费送餐服务。

  连续约一周,香港单日确诊数字居高不下,持续徘徊在百余宗。特区政府决定自29日零时起,全港食肆全日禁止堂食,为期7天。新措施实施首日,记者在将军澳一带走访观察,部分食肆仅有零星受豁免的职员正在指定区域内用餐,一部分桌椅位置被收起,用作“外卖打包位”,负责打包的职员人数也增加双倍。食肆外等待自取外卖的食客明显减少,多数食肆显得冷清。

  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餐厅陆续贴出欢迎自取、外卖等标语,但据记者连日观察,午餐时间多数餐厅内仍坐满食客,门外排队等待入座的人龙也如常。早前,自晚上6时至翌日早晨5时食肆禁止堂食的措施实施以来,为弥补“晚市”损失,食肆已推出各式折扣优惠,然而新措施的实施令食肆不得不完全转向发展外卖生意。

  随即多个商场、食肆以及外卖平台再推新一轮优惠,加码“折扣”,以招徕食客,如推出WhatsApp美食外卖专线、制定外卖专属套餐、3元即可加购小食、送炸鸡及汽水等。

  事实上,在香港,外卖服务不算发达,除因港人饮食习惯,喜爱工作之余饮茶聚会外,也与高昂的费用有关。港人常用的三大外卖平台为Foodpanda、Deliveroo、Ubereats,在这些平台上,食物价格通常要比堂食平均高出十几至二十元(港元,下同),选择亦较堂食少。消费者还需额外支付5至20元不等的送餐费。换言之,一餐饭动辄花费上百元,较堂食高出数十元。

  家住大埔的市民余小姐对此便深有体会,她一个星期内至少点两至三次外卖,每次花费总不低于100元,“比如我经常点一间韩国料理店的石锅拌饭,堂食是60元,但在外卖平台上点则加价到81元,另有20元送餐费,这样就已经超过100元了,还不算小食、饮料这些”。

  新措施下,目前三个主要的外卖平台均能看到部分食肆推出七至九折优惠,平台本身亦针对部分食肆推出免送餐费的服务。3月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时,公务员及多数私人企业员工一度在家办公,外卖平台生意就曾逆市上扬。据港媒报道,Deliveroo于今年首季营业额是去年第四季的两倍,3月的订单总数较1月增加逾一倍。

  至于此次全面禁堂食下,外卖生意可以做到多少,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认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相信外卖会是餐饮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不过,亦有部分食肆无法提供外卖服务,如中式酒楼、婚宴场所等。黄家和表示,部分食肆选择暂停营业,以缩减成本。

  香港工联会属会饮食业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必文也认为,新措施下,多数食肆都会选择精简人手,集中做外卖生意,如负责打包、送餐等。但他希望这一艰难时期,食肆雇主不要裁员,毕竟业界属疫情中受损相当严重的“重灾区”,已有约5万从业员失业。(完)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疫情下香港餐饮业出招自救:推外卖套餐 免费送餐服务

2020-07-29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餐饮业出招自救:推外卖套餐 免费送餐服务

  中新社香港7月29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疫情严峻仍未缓和,29日零时起,全港食肆全日停止堂食。中新社记者在市面及外卖平台观察发现,餐饮业界在早前因“晚市”关闭堂食而推出各式优惠的基础上,再出“奇招”:食肆争相制定外卖精选套餐、设订餐专线,而外卖平台则推出部分食肆免费送餐服务。

  连续约一周,香港单日确诊数字居高不下,持续徘徊在百余宗。特区政府决定自29日零时起,全港食肆全日禁止堂食,为期7天。新措施实施首日,记者在将军澳一带走访观察,部分食肆仅有零星受豁免的职员正在指定区域内用餐,一部分桌椅位置被收起,用作“外卖打包位”,负责打包的职员人数也增加双倍。食肆外等待自取外卖的食客明显减少,多数食肆显得冷清。

  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餐厅陆续贴出欢迎自取、外卖等标语,但据记者连日观察,午餐时间多数餐厅内仍坐满食客,门外排队等待入座的人龙也如常。早前,自晚上6时至翌日早晨5时食肆禁止堂食的措施实施以来,为弥补“晚市”损失,食肆已推出各式折扣优惠,然而新措施的实施令食肆不得不完全转向发展外卖生意。

  随即多个商场、食肆以及外卖平台再推新一轮优惠,加码“折扣”,以招徕食客,如推出WhatsApp美食外卖专线、制定外卖专属套餐、3元即可加购小食、送炸鸡及汽水等。

  事实上,在香港,外卖服务不算发达,除因港人饮食习惯,喜爱工作之余饮茶聚会外,也与高昂的费用有关。港人常用的三大外卖平台为Foodpanda、Deliveroo、Ubereats,在这些平台上,食物价格通常要比堂食平均高出十几至二十元(港元,下同),选择亦较堂食少。消费者还需额外支付5至20元不等的送餐费。换言之,一餐饭动辄花费上百元,较堂食高出数十元。

  家住大埔的市民余小姐对此便深有体会,她一个星期内至少点两至三次外卖,每次花费总不低于100元,“比如我经常点一间韩国料理店的石锅拌饭,堂食是60元,但在外卖平台上点则加价到81元,另有20元送餐费,这样就已经超过100元了,还不算小食、饮料这些”。

  新措施下,目前三个主要的外卖平台均能看到部分食肆推出七至九折优惠,平台本身亦针对部分食肆推出免送餐费的服务。3月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时,公务员及多数私人企业员工一度在家办公,外卖平台生意就曾逆市上扬。据港媒报道,Deliveroo于今年首季营业额是去年第四季的两倍,3月的订单总数较1月增加逾一倍。

  至于此次全面禁堂食下,外卖生意可以做到多少,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认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相信外卖会是餐饮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不过,亦有部分食肆无法提供外卖服务,如中式酒楼、婚宴场所等。黄家和表示,部分食肆选择暂停营业,以缩减成本。

  香港工联会属会饮食业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必文也认为,新措施下,多数食肆都会选择精简人手,集中做外卖生意,如负责打包、送餐等。但他希望这一艰难时期,食肆雇主不要裁员,毕竟业界属疫情中受损相当严重的“重灾区”,已有约5万从业员失业。(完)

 

(责任编辑:佟明彪)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