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打蜡苹果致癌吗? 合理使用食用蜡不必担心

2015年12月29日 07:54   来源:京华时报   夏文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掀起了一轮苹果消费热潮,不过,近日一份来历不明的苹果打蜡视频在朋友圈热传,“苹果打蜡致癌”的标题也让不少人疑惑不已。打蜡的苹果真有毒吗?

  合理使用食用蜡无需担心

  在“苹果打蜡”的视频中,一位戴着手套的员工把一种红褐色液体均匀地抹在苹果上,苹果随即“光彩照人”。看了此视频,很多网友都纷纷吐槽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吃苹果了?此外,还有部分网友称食用打蜡容易致癌。

  营养与食品研究硕士阮光锋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给鲜水果表面打蜡,但必须使用规定的添加剂,适量添加。我国标准规定,常用的食用蜡包括吗啉脂肪酸盐(又名果蜡)、巴西棕榈蜡等,都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并不会对人体有害处。

  那么,为什么要给水果打蜡呢?专家表示,蜡可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仅可以保护水果外皮、提高光泽度,还可以防止水分蒸发,保留水果鲜香。另外,打蜡后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虫。除了苹果,柑橘、香梨等也有可能被打蜡。

  据了解,目前苹果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苹果生长过程中表皮自身分泌的一层果蜡。这种果蜡是一种酯类成分,可以防止外界微生物、农药等入侵果肉,对人体无害。二是人工添加的食用蜡,起到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这种蜡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没有害处。三是人为添加的非食用蜡,也是消费者需要担心的工业蜡,一些不法小贩使用工业蜡给苹果打蜡,其中所含的汞、铅可能通过果皮渗透进果肉,给人体带来危害。

  去除果蜡不一定非削皮

  很多人不削皮吃苹果的时候,常常会感觉苹果表面有一层油油的蜡感,不少人担心这层蜡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去除果皮上的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削皮。如果你想保全苹果的更多营养,那么也不一定非要削皮,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就是用热水冲烫。蜡一遇热就融化,水的表面会浮起一层蜡膜。只要及时倒掉热水,不让蜡再重新糊在果皮上就行。此外,也可以用盐或丝瓜瓤搓洗。蜡的质地软,盐的颗粒细小,搓洗效果比丝瓜瓤更彻底。

  工业蜡苹果能擦拭下红色

  不过,对于不法商贩可能使用的工业蜡,范志红提醒,在挑选打蜡水果时,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千万别买,这很有可能就是工业蜡。

  那么,如何区分苹果是否打蜡呢?方法也很简单:拿两个苹果对比就会发现,外皮格外光滑,颜色特别鲜亮的,就是打过蜡的;而摸起来表皮较粗糙的,是没打蜡的。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

(责任编辑:韩肖)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