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原奶之争再次考验乳品质量安全

2013年11月28日 09:47   来源: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远洋一方小区的章女士惊讶地发现,自家订的牛奶又要涨价了。她最近刚刚接到北京三元牛奶的通知,从12月1日起,瓶装鲜奶价格由现在的每瓶2.45元涨至2.95元,涨价0.5元,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涨价了。

  对于此次价格调整,三元敬告消费者的通告中,给出的解释是原料奶收购价格上涨,加上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即使章女士想更换其他品牌,也同样要接受涨价的局面:继三元股份宣布涨价后,蒙牛乳业、光明乳业、伊利乳业三大乳业也先后表示,将于近期涨价。其中,光明乳企全线上涨,加权平均涨价幅度为8%~9%,与三元股份宣布的涨价幅度类似。这是数家乳企年内又一次涨价,今年2月,圣元涨价5%;蒙牛、光明、伊利三大乳企在今年10月前后也已经有过一轮涨幅。

  业内专家对此分析称,从12月份起,北方将进入传统的产奶淡季,加上今年突然而至的奶荒,原奶价格仍会走高。在原奶价格不断走高、各项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国内低价牛奶时代已经过去,这也同样会考验乳企对原奶的控制能力和乳品的质量安全。

  据了解,按照季节气候和奶牛生活规律,我国的原奶生产会出现淡季和旺季。其中南方、北方的产奶淡季旺季正好呈现相反态势。按照科学规律,奶牛最宜居的生活温度是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其中最佳产奶温度是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

  依照规律,我国北方(长江以北地区,主要是东北、华北等地区)会从每年12月份起,进入产奶的淡季,基本持续到第二年4月份,大约5个月的时间,而每年5月份至11月份,是北方产奶的旺季,尤其是8月、9月,为产奶的高峰期。与北方恰恰相反,每年南方的产奶淡季是夏季,每年6月份至10月份约5个月的时间,是南方产奶淡季,其他7个月的时间是南方的旺季,尤其是每年1月、2月为南方最佳产奶季节。通常情况下,旺季的原奶产量比淡季要高出1/3。

  “对于大规模养殖的奶牛场来说,季节气候的影响稍微好点,可以通过暖气、空调等调节温度,还有包括饲料、水等方面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淡季的产奶量,但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特别是农户养殖来说,在淡季和旺季,产奶量的区别是很大的,目前我国真正的大规模养殖并未占据主流,因此季节对原奶的供应,肯定是有影响的,这不是某个企业、某个地区的问题,是整个产业发展对科学规律的尊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原奶供应比例大约为7:3,北方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原奶,随着北方正式迈入产奶淡季,今年一直困扰行业的奶荒问题,似乎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今年夏季开始,我国乳业就开始闹起了“奶荒”,这也是今年10月国内几大乳企涨价的根本原因。

  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今年夏季开始的“奶荒”,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夏天的干旱,再加上新西兰牛奶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我国停止进口,一起加剧了奶源供应的紧缺。但从全年奶源供应来看,应该不存在“奶荒”的情况,所谓“奶荒”更像是一种人为因素,为的是保证企业的利润。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年的原奶供应总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基本上与去年持平。虽然北方即将进入淡季,但我国的牛奶进口也将恢复增长,总体上通过乳企自身调节,不应该出现大范围的奶荒问题,而且国际上的原奶价格15年来首次持平,原奶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不应该是“奶荒”引起的。

  两位专家表示,对于奶源的季节变化,行业通常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等方法,予以应对,比如一方面将高峰期产奶进行贮存,便于原奶淡季时进行调整,还比如在一些非原奶100%的产品中增加奶粉的比例等,调整原奶的使用,应对奶源淡季旺季的变化。

  “今年在北方产奶的旺季出现‘奶荒’,说明供应缺失存在问题,加上目前北方即将进入淡季,会加剧奶源的竞争,也导致终端产品价格上涨。此外,部分中低端产品的供应也在减少,预计明年会通过增加复原乳、混合奶等方式,使‘奶荒’得到有效缓解。”宋亮坦言,随着奶源竞争的加剧,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质量安全的系统风险,考验乳企的安全控制和质量风险应对能力。

  最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奶源管理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原料奶的质量安全检测、加大对奶源基地的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和倒卖不合格生鲜乳、违法违规添加等行为,也再次说明对于原奶供应出现波动之际,对于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应该说,现在‘奶荒’时打原奶质量安全主意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毕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提供了最为典型的教训。如果现在还想着缺奶时走造假奶的老路,对于企业来说,肯定是毁灭性的,肯定是砸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企业,而且政府也在这方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提醒企业不要冒这样的风险。”王丁棉认为,有效解决原奶供应问题,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要杀牛太多。在牛肉价格走高、饲料价格走高,加上大规模养殖政策力度加大等多方面影响下,出现了奶农杀牛退出养殖行业的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原奶供应的减少,加上疫情、气候等原因,他希望业内注意到这个问题,既保证原奶的供应,又确保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