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养鱼 规范下的活力
靠企业单打独斗自给自足,很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想超常规地迅速培养壮大一个产业,必须得有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倾斜,正所谓“放水养鱼”。
“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文昌市副市长潘宇表示:“文昌市原先也对农民进行椰子种苗补贴,也有小微企业贴息贷款,但是力度还不够。今年,市委书记裴成敏组织了椰子产业调研,目前正在拟订《文昌市椰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4)》,其中就包括持续十年,每年固定拿出一笔经费,通过贴息贷款,专门扶持椰子产业。”
启动了投资,就启动了企业发展引擎。文昌市东郊椰子活性炭厂副厂长朱兴让说:“我们是全国活性炭协会会员,通过交流得知国外活性炭市场很大,也有国外公司招标,只要提高技术和产量就可以打开国外市场。但是民营企业款不好贷,要担保、评估、考察偿还能力,项目太大银行担心风险。如果下一步政府有部分支持,可能贷得了款,就想上新的生产线。市场我们不担心,因为心里有底!”
除了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很关键。文昌椰之韵实业有限公司厂长文潭介绍,文昌市政府已经批准公司建立海南椰雕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了这个基地后,硬件支持等会让这个产业发展门路更广。”
此外,文昌市正在规划龙楼椰子加工产业园区,包括春光椰子加工区,再加上文昌约亭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园区将集中土地、政策、科技、人才、投入等各种要素,更有利于对具有市场前景、附加值高、条件成熟的椰子产品或技术进行市场孵化。
放水养鱼,放水重要,养也要讲究。养殖不能任由发展,有标准有引导才能实现养殖者的目标。《文昌市椰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4)》是即将出台的重大产业规划,包含了种植、加工、科研、旅游等共七大系统工程,彰显了文昌市发展椰子产业的决心。
“《规划》最主要的内容是新品种推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赵松林介绍:“市场很大,海南就是囿于原料有限。我国每年食用和加工所需椰子达 26 亿个以上,海南虽拥有全国99%椰子产量,但年产量也仅有2.5亿个,不到国内需求10%,只占国际椰子产量不到0.5%!海南本地高种椰子8年才能结果,老百姓收益不高不愿意种,主要是这个问题。我们推出的新品种3年就可结果,产量是原来的2倍-3倍。假设椰子产量提高,百姓卖椰果能赚钱,企业有原料了,就会进行产品更新。”
除了加工业之外,文昌市还希望发掘出椰子传说、故事,椰子婚俗文化等,争做国家认证认可的 “中国椰子之乡”和形成“国家地理标志性品牌”。同时规划了椰子生态旅游路线,将椰林生态景观、加工园区展示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特色游。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