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巴城,蟹商忙着为难得一见的“大客户”捆蟹 本版图片均为晚报 王浩然 现场图片

巴城饭馆外吃蟹客的车辆并未停满,仍有空位

前来购蟹的顾客将包装好的大闸蟹装上车

巴城美食城旁拥有 400多间客房的昆山宝曼酒店已经关门
据《新闻晚报》报道,西北风一刮,上个月还嫌脚软肉松的大闸蟹立马蟹黄膏肥,进入一年中最佳赏味期。不过,今年的大闸蟹蟹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限制“三公消费”就好像一把利剑,斩断了他们相当可观的一笔生意。于是阳澄湖边上的饭店空了一大半,高星级酒店关门大吉,蟹老板们招徕客人时挥舞的双手更加卖力。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秋高气爽正是吃蟹的好时候,无论是小菜场购买,网络上订购,还是前往阳澄湖,今年吃蟹显然更实惠。
今年吃蟹旺季路上不堵
上周末,秋高气爽,正是出行的好日子。周六上午9点,记者从上海出发前往昆山阳澄湖,只用了一小时就到达巴城。即使阳澄湖边依旧是沪牌小汽车占主流,却没有出现前两年的盛况。
“这时候应该是吃蟹的旺季,今天天气又这么好,恐怕去阳澄湖边的人特别多,道口要堵车。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司机老张先给记者打预防针,但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从上海出发到昆山的全程,一路畅通无阻。即使在收费道口,也只有两三辆小汽车等候,几分钟就通过。而在前两年,“一只大闸蟹引发的高速公路拥堵”经常见诸于报端,从上海到阳澄湖的路上,往往一堵就是一两个小时,道口也是排长龙。返程高峰也不能避免,车辆走走停停,一个小时的路程要花数个小时。但这样的情况今年却没有看到。
“阳澄湖美,巴城蟹肥”。在进入巴城区前,一块已经有些年数的标牌在入口处尤为显眼。一路驶进巴城城区,尽管已经上午10点多,城内依旧人气不旺,就连往年在路边招手销售大闸蟹的摊子,以及招徕客人去农家乐的人也不多。而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将阳澄湖大闸蟹打造成“奢侈品”的昆山人,在这个大闸蟹最为肥美的季节,也都在叹息:“今年的生意真难做。 ”
蟹市场里难遇大生意
“来呀来呀,是不是要买大闸蟹?进来看看! ”在巴城大闸蟹交易市场,几乎每一家门口都有人在热情地招徕客人。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停靠在这里的小汽车,2/3是上海牌照。
一长排的平房组成了巴城大闸蟹交易市场,每户人家都是前面一间小房子,接待客人,后面是七八个大网箱浸在水池中,里面养着不同规格的大闸蟹。一有客人过来问价,就把大网兜拉上来,看一看大闸蟹的个头和品质。
上午10:30,经营户们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筷子,站在门口吃饭,一看到有车驶入市场,就招手示意其停到自家门口的车位。“等到11点,来买蟹的人就多了,所以先把午饭吃了,到时候定心招呼客人。 ”姐妹蟹庄的周建英告诉记者,周末的中午时分和下午四五点,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但和往年相比,今年团购的大生意远远少于去年。 “单位来买蟹的少了很多,好多老客户都不来了。 ”
周建英说的没有错,记者在大闸蟹交易市场里转了两圈,近百户的经营户中,只有两家在大批量地绑蟹,一户刚刚接到了50对的生意,另一户则有六七人上阵,围着3筐大闸蟹,一只只用绳子捆绑,然后装入礼盒。
但在蟹商金建明的眼中,这和往年的大生意不好比,却也足够令人羡慕。 “什么叫大生意?往年订购500只、1000只才算是大生意,但今年这样的订货我还没有接到过。 ”他告诉记者,别看门口有不少沪牌小汽车,但他们多是亲朋好友自己组织来吃蟹,一次也只会购买两三箱回去送送人或自己吃,消费金额也就千把元,甚至只有几百元。
“今年好几个上海老朋友到现在都没有来。 ”眼看着湖里的大闸蟹膏黄壳硬,年年都来的老客户却至今没有声音。 “以前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的大小领导都到我们这里来吃蟹,但今年一个都没有来。 ”不只是老金,记者询问了四五家经营户,家家都感叹“消失”的企业团购让他们受伤很深。 “阳澄湖大闸蟹一年估计有50%的生意就靠团购,你说影响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