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五粮液悄悄降价促销 买茅台搭送130元红酒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茅台五粮液悄悄降价促销 买茅台搭送130元红酒

2013年01月23日 11:22   来源:钱江晚报    俞艳岑

  往年一瓶难求,如今羞答答促销

  “买茅台还搭送红酒,真是稀奇事。”昨天在建国北路茅台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市民俞先生,“53度飞天茅台每瓶1519元,再送一瓶价值130元的红酒”。

  “倒不是稀罕这瓶红酒,但年年买酒,这种事还真是头一次碰到。”俞先生笑道。

  的确,年关将至,正是礼品市场最红火的时候。还记得,去年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一度涨到了两千元还“一瓶难求”,但现在,你到各大卖场的白酒专柜前转一圈,促销员们开始推销“茅五剑”了。

  昨天,记者走访了杭州各大超市、烟酒直营店,发现价格一向坚挺的高端白酒零售价已经开始松动,本轮价格调整几乎涉及了茅台、五粮液、百井坊等高端白酒全线产品,降价幅度在50元至100元之间。

  鲜有优惠的茅台“暗促”

  超市里,中低端白酒早已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年末的促销战,但记者发现,鲜有优惠的中高端白酒这次也加入了促销队伍中。

  或许是事关面子问题,茅台的这一轮降价有些遮遮掩掩。记者到白酒零售店咨询了一圈,发现杭州市场上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还死咬着1519元的价格不松口,但暗促已经开始。

  前文提到的买茅台送红酒,从目前来看,这是最大方的。相比而言,酒水连锁店久加久的促销活动听起来微不足道一些,满1000元送红枣,赠品的价值随购买金额的增加而递增。从记者探访的情况看,前者比后者的销量要好一些。建国北路茅台专卖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你要订飞天,要提前半天,今天中午我们卖断货了。”

  这样的忙碌在其他零售点却少见。在世纪联华庆春店,53度茅台盛世国藏的价格虽然在标签上标的依旧是2980元,其实已经降了100元。促销员笑脸相迎:“你现在买的话,我可以帮你申请团购价,便宜100元。要买就趁早,到了年底就没有这样的优惠了。”

  在白酒专柜逛了一圈,记者发现像五粮液、百井坊等品牌的高端白酒都在做促销活动,比如买52度水晶五粮液水晶可以在原有价格上减免100元。不过,这样的优惠都是通过促销员口述,而非直接体现在标签上。

  超市销售下降,促销员抢客

  “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瓶,而团购价不能低于1400元/瓶。”去年12月,茅台的限价令一石激起三层浪。不到一个月,就在今年1月15日,茅台撤除了限价令,取消了此前对经销商自行降价的处罚。

  虽然杭州的零售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令人惊喜的大动作。但在网上,茅台零售价已经大幅下跌,依旧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1号店网上商城正在搞满299减200元的促销活动,参加促销后是1488元,而天津等地媒体曝出茅台的价格已经下调至1480元。记者发现有的网站价格已经跌至1400元以下。

  “现在的价格跟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有了小幅下调,去年这时候飞天茅台卖1800多,现在才1759元。”华润超市相关负责人透露,而且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差了一些。

  很难从商家们嘴里套出具体的销售数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酒水柜台的促销员围站着聊天。在世纪联华庆春店,促销员们甚至围着记者,轮番给自己的品牌做广告,最后,促销员之间还发生小小的不快,因为每个品牌的货架区就是该品牌促销员的地盘,显然有人越界。

  “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对三公消费的限制。”一位不愿具名的经销商表示,“销量比去年差了点,现在批发价、零售价都还没降。”电话里他的声音低沉,不愿再多谈,迅速挂了电话。

  不过,这位经销商表示,茅台的出厂价并没有降,如果是这样,这一轮降价吃去的是不少经销商的利润。

  本报见习记者 虞珊珊 本报实习生 俞艳岑

(责任编辑:韩肖)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