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25岁娃哈哈

2012年11月27日 16:07   来源:新华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改革开放来,中国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在学习中融入,在融入中超越,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成为中国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特殊的贡献。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涌现出的优秀民营企业数不胜数,比如联想、华为、万科、吉利、李宁……,而娃哈哈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优秀代表,其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传奇发展故事一直为国人津津乐道。 

  近日,新华网媒体报道团走进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集团,解密这家民营企业25年来不断创新、发展的故事。 

  不断成长的秘诀:一路创新 一路超越 

  近10年中国中小企业经历一次次市场经济风雨考验,平均寿命竟不到3年,大型集团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而一直占据国产饮料行业老大位置的娃哈哈,为何面对挑战反而根基稳固?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告诉记者,娃哈哈25年成长之路走的是一条不断创新、发展道路。走到今天,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娃哈哈的未来依然在于创新。娃哈哈每年都能推出新品,每年均有新的增长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产品链,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生命周期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问题。

  “一开始叫模仿跟进创新,例如娃哈哈最初推出的娃哈哈AD钙奶及娃哈哈八宝粥产品。然后是引进创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纯净水这个名字也是他们起的;最后是自主创新,比方说 ‘营养快线’把牛奶果汁还有营养素加在一起,这个产品去年卖150个亿。”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吴书记告诉记者。 

  “在娃哈哈创业初期,公司实力较弱,推出新产品主要采取跟进战略,1996年开始,公司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开始着力于积聚科研力量、吸引高级人才。从‘跟进创新’到‘引进创新’再到‘自主创新’娃哈哈就这样一路走来。”,对外联络部单主任告诉记者。作为最早加盟娃哈哈的员工之一,他深有体会。 

  食品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很多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往往受到低成本竞争的挑战。但娃哈哈每年的利润却一直保持着增长,用宗庆后的话说,没啥绝招,就是创新。从开始引进创新,到自主创新,娃哈哈如今已开发了150多个新品种,投产的已有100多种,保证娃哈哈每年都有新产品、新的增长点。 

  宗庆后背后的“千里马” 他们在创造中国饮品奇迹 

  有人总结:在近年来由娃哈哈引起的诸多效应中,“营销战略”和“人才效应”最为世人瞩目。不过,宗庆后却认为他最缺的是人才。 

  “最初开发儿童营养液时,宗总就四处找人,他专程找到了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系系主任朱寿民教授,一起商定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的配方原则,研制出理想配方。” 单主任告诉记者。 

  20年来中国人记忆里的那句“喝了娃哈哈 吃饭就是香”就一直没有被遗忘过,这就是一个产品成为一个时代符号的标志。这句话,也是中国人给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最高的荣誉。 

  如果说宗庆后是“伯乐”,那么他的“研发团队”可以称的上“千里马”,正是这些“千里马”为娃哈哈驰骋疆场、开疆拓土。宗庆后为这批人才,专门投资1.2亿元兴建了国内一流、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和12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和国家级技术中心。在神秘的实验室,一台小小的分析仪器动辄百万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这里的分析仪器价值就达1亿多。

(责任编辑:张欣瑜)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