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潘蓓蕾:未来5年方面食品产业仍将高速发展

2012年09月11日 1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潘蓓蕾在第十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及第十一届冷冻与冷藏食品大会上发言。记者 张欣瑜\摄

  中国经济网9月11日讯(记者 张欣瑜)“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中国方便食品在2011年总产值已达到2575亿元。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将实现更大的跨越。”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潘蓓蕾在9月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及第十一届冷冻与冷藏食品大会上表示。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下是文字实录: 

  首先我称呼各位就是我的同志们、同行们,还有我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以及第十一届冷冻与冷藏食品大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并向刚才获得表彰的20位为方便面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我由衷的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 

  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整体产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见证。自从1992年以来,中国的方便食品产业可以说开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孟素荷84年去日本带了6包方便面,我大概也是80年代初,也是第一次到日本,我当时也带回来了。我就想日本什么东西都能做出来,我们就做不出来吗?总而言之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当时有想法,没有做法,所以得以实现今日之成就,由于当时小孟的心理,所以我们致力于方便食品的想法,可以说真的是很自然的,所以我们一定会支持,过去支持,今天支持,明天还会支持。 

  在以方便面和速冻食品为代表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飞跃,成为拉动整个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有效的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装备,还有香味香精等行业的进步,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进步,同时也是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在不断的转变和中国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于成长的一个缩影。 

  这次大会是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的节点,回顾并且思考中国方便食品行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探索未来追究方便食品产业以及中国整体食品产业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本次会议是具有重要意义。 

  方便食品它的前方是连着“三农”,后方是连着百姓的餐桌,可以说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我们的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科技工作者也在实践中深深的感到一方面大家那么喜爱,同时我们在反省整个过程一路走来产生的一些情况、一些问题,一些需要我们去解决或者是做的更好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考虑到在方便食品深刻渗透到百姓生活的同时,作为这么一个新兴的行业,可以说方便食品还有大量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加强,还有大规模的公众科普和消费者的教育需要推进,还有通过大量的自主创新提升我们这个行业的价值,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我是90年到轻工部主管食品工业,在20多年里,尤其是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的16年里,我可以说非常欣喜的看到了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进步,确实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且是从一般的或者是非常粗糙的到现在非常精细的,可以说越来越好,这是我所看到的。并且在这个行业的起起伏伏当中,我也感受到了中国方便食品企业家们执着前行的一种精神,同时我也见证了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为代表的中国食品科技界对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实践所证明了的,那就是科技改变生活。2011年,我们中国方便食品总产值已经达到了2575亿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个也是已经得到大家共识了。2011年达到了2575亿元,那么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人们一定会看到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将实现更大的跨越。 

  今后的路还很长,我相信我们这个行业在向前前进的步伐中,步子会走的越来越稳,节奏会掌握的越来越好,而我们的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同志们、朋友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食品工业走过了一条光辉而曲折的道路,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方便食品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方便面和速冻冷藏食品为代表的方便食品能够扎根于中国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土壤,既借鉴人家,但是扎根还是扎根在我们的土壤上,所以依然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同志们,可以说命运将我一生与食品工业紧紧连在一起,我很幸运。我经常在想,有的行业今天行了明天不行了,现在世界经济看来不景气,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食品工业又一次证明的是朝阳产业,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自己鼓鼓掌,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食品工业就是行,不是我自己意想出来了,也不是凭感觉表达出来的,有数字为证。 

  2011年全年食品工业实现了工业总产值7.8万亿元,同比增长31.6%,我印象非常深,当了十年政协常委,年年有记者都要问,我那时候回答都是每年有20%速度以上增长,而且食品工业的产值几乎每年都占到整个国家GDP的1/10,现在在往上超过,原来都是20%几的增长,现在都31%了,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真是朝阳,不落的太阳!里面的数字就有方便面的贡献,为我们自己的行业,无论是为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还是为今后更加充满信心,我建议我们再鼓一次掌。 

  今天食品工业已经进入了转型和创新的发展时期,我希望食品产业界要和科技界共同携手,我们一路走来大家思考以下,没有科技的支持,说实话很多风浪挡不过去,有些事实而非的概念也说不清楚。我为什么能够平息,我也不是说凭我个人因素,就是要请各位专家说话,所以真是这样,产学研结合,其实我们就是产学研在结合,所以我希望以后结合的更好,大家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一块共同携手,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进步、为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方便食品共同努力。 

  最后祝中国方便食品产业与中国食品工业朝阳同辉,也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佟晓群)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沈群:方面食品让休闲时间增加    2012年09月14日
  •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