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横东街的小肠陈老店即将拆迁。
南横街要修路了,这就意味着“小肠陈”的老号也要动迁。
半个世纪以来,这家老店就没离开过南横街,“老店老汤老味道”,几乎成了南城老北京心里自豪又惬意的一件事。
“那以后还回来吗?”“老店可不能搬走啊!”面对老街坊的询问和挽留,“小肠陈”第四代传人陈秀芳心中充满无奈与惆怅。
她说:“我们要求不多,就是希望南横街的路修好了,还能给这个老号留一块地方,还能让老街坊们想吃这一口儿的时候,别找不着地方。”
“我的天,可千万别拆了呀!”
南横街西口路南有棵大槐树,树下一栋陈旧的老式二层小楼就是中华老字号“小肠陈”。
门口的大灶里,一锅老汤“咕嘟咕嘟”开得正旺,8张桌子挤在狭小的店铺中,五六位客人或是谈天说地、或是低头就着一碗卤煮、喝着“小二”。
如今想在北京找到明炉大灶,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儿,而在小肠陈的老店,大灶就设在门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锅里,火烧、大肠、肺头、炸豆腐煮在热腾腾的酱色老汤之中。
家住菜市口的陈大姐中午特意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带着自家的小铝锅买上两碗卤煮。
“我在这儿住了快30年了,30年前什么样儿,现在还什么样儿。”陈大姐说,30年过去了,老街坊、老食客都无处找寻,唯一不变的仍是这明炉大灶,仍是这实实在在的经营。
“前一阵这儿一弄上围挡,我都蒙了,以为拆了呢。绕到后面一看还开着呢,我不由自主就自言自语了一句:‘我的天,可千万别拆了呀!’”陈大姐说。
一会儿的工夫,两碗卤煮已经盛在小锅里。陈大姐用了两个塑料袋把锅扎得严严实实。“骑车大概五分钟,到家还是热的,多好!”
(责任编辑: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