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门”追踪:不该发生的事情为何接连发生?

2009年12月04日 18:27   来源:新华网   张晓松、伍晓阳

  

  “农夫山泉、统一”事件:安全警钟岂能乱敲?

  尽管“全部合格”的复检结果已经公布,但“农夫山泉、统一”事件不仅没有水落石出,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4日,工商总局首次对这一事件明确表态:“工商总局高度重视此事,已责成海南省工商局立即查清情况和原因,依法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同时采访了相关协会负责人和食品安全专家。他们认为,“农夫山泉、统一”事件是由一连串不应该发生的“低概率事件”和“低级错误”构成的,如此巧合,实属罕见。 

  “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11月23日,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12月1日,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复检结果又称,上述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而在初检结果公布后、复检结果出来前,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负责人曾经很有把握地表示,可以对检测结果负责。 

  “两家都是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又是常规项目,在检测技术和设备上都不应该有问题,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检测结果,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对记者说,“这种低概率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不清楚。但我们认为,这种事件是绝不应该发生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也对此表示不解:“两次检测结果不同很正常,任何检测都是有误差的。但差距到底有多大?真的大到需要推翻初检结果吗?我们没有看到具体数字,不敢下结论。”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陈君石说,“通常,在检测出重大问题时,相关部门不会贸然将结果公之于众,而应持慎重态度,宁可多测几遍。这既是一个科学态度,也是一个管理问题。” 

  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农夫山泉、统一”事件发生后,作为执法部门的海口市工商局成为众矢之的。 

(责任编辑:梁梦晚)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