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伊利股份(600887)突遭上交所停牌,指其因未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而被停牌一日。而前一日其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达到9.75%,成交放大到15亿元,Topview数字显示,虽然该股遭遇大户抛售但是散户纷纷接盘。
基金仓位大幅下调散户吃进
24日,伊利股份的区间换手率高达23.29%,成交额大幅度增加到15.32亿元,跌停报收8.94元。从9月18日伊利奶粉被指受污染算起,伊利的股价已经下跌25%。
昨日,根据上交所公开信息,在伊利停牌前一日,前5大机构大幅买入伊利股份合共金额高达1.7亿元。其中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泉城路证券营业部一家就买进6283万元。离场的资金则显得更为凶猛,同一日前5大卖出机构则抛售2.15亿元。
到底是谁在买入和卖出伊利的股票呢?记者根据23日Topview提供的数据看到,伊利的股份持续遭遇到大户、特大户的抛售,两者在当日就分别减仓0.35%和0.56%,而这些抛出的股份又遭遇到了散户和中户的吸纳,他们两者分别买入了0.63%和0.29%。
而另有统计显示,基金集体出逃是伊利换手率高企和股价一路下挫的主要原因,到18日伊利卷入事件前机构持仓比例达到34.8%,而到23日只有不足18%。
有分析指出,由于事件发生以来,大盘一度全线涨停,导致股民“无股可买”,只好大幅买进风险较高的乳业股份。
多家投行下调伊利股份评级
遭遇机构抛售的同时,多家投行下调伊利的股价评级。昨日,瑞银报告将伊利的评级定为“出售”,目标价在9元。瑞银表示,相信乳制品污染事件将对其2008年年内和2009年的销售造成显著影响。目前,伊利的液态奶和奶粉在市场中排名达到第二与第三,这两类产品占2007年公司销售的85%。
摩根士丹利给伊利“Underweight-V”或“减持”评级,指出污染事件将影响蒙牛、伊利的企业运转,给出伊利目标价为9元。该行指出,伊利第四季度的产量将只达正常值的10%~20%。
截至发稿时,伊利还没有公布损失。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李胜利等的估计,在短短4天时间,下架、退货以及合格产品的不能上市使伊利集团库存了近40亿元的乳制品。
机构对伊利股份每股收益的预期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瑞银 0.48 0.39 0.50
摩根士丹利 0.42 / 0.40
国金证券 0.29 0.63 0.81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