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 (记者 魏京婷)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28部门及经济日报社主办,北京市食药安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长钟国兴在论坛上分享了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系统实践与创新成果。

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长钟国兴。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钟国兴介绍,康师傅目前在全国拥有75个生产基地、561条生产线,家庭渗透率超80%,连续十三年位列中国消费者首选前三品牌。他强调,康师傅虽已成立33年,但仍以“年轻企业”自居,不断学习进步。
他指出,近年来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包括健康安全、产品真实性、重金属农残管理及生产日期标识等问题。在健康安全方面,康师傅积极响应减糖、减盐、减脂的“三减”政策,推出无糖茶、低糖饮料和非油炸方便面等系列产品。针对产品真实性,康师傅采用同位素技术进行原产地基因鉴定,并通过基因技术和微观结构鉴别防范掺假风险。
针对生产日期管理的三大痛点——“找不到、看不清、算不准”,康师傅通过资本投入和设备改造,实现固定打印区域、醒目提醒及生产日期加保质期的管理机制。钟国兴提到,康师傅食安管控中心具备1700项重金属和农残检测能力,全年检测量超过350万次,用技术确保康师傅的原料和成品的食品安全。
钟国兴强调,康师傅构建了食品安全的三道防线:包括食安研管中心的前瞻研究、预防、稽核,事业品保的食安品质监督以及工厂端的品质管控。目前公司拥有近2000人的食安品质管理团队。钟国兴特别介绍了康师傅的供应商管理机制,通过“选、用、育、留”严格准入,并以“母鸡带小鸡”模式提升供应商水平。全国供应商分为七大区域,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到岗制度,由30余人的上游供应商管理团队负责监督辅导,每年按品质、成本、交期三维度考核,淘汰率约5%。
在通路管理方面,康师傅有运输实时监测、产品防护管理、通路仓储管理、市场产品抽检及快速客服响应五大措施。他还表示,康师傅每年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推动食安科普与全民监督。
钟国兴还分享了康师傅在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的进展,包括工艺大数据、视觉AI识别、大模型、机器学习、X光检测等技术,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视、精准控制,确保产品食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