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韩璐)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9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助理兼食品安全部总经理王浩杰表示,中粮集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将食品安全作为集团的生命线工程、核心竞争力工程、品牌工程和社会责任工程。设立食品安全“6条红线”,要求全体员工像保护眼睛、保护生命一样,保护食品安全。

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助理兼食品安全部总经理王浩杰。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对于建立“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王浩杰表示,中粮集团不断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持续增强产业链安全性与韧性。
一是全面监测风险。建立数字化平台,借助大数据实时监测预警食品安全风险。建立“消费洞察”平台,及时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抓取分析,促进质量改进提升。
二是有效管控风险。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作要求与中粮实际充分结合。产业链层面,制定27个《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大纲》,形成风险管控措施矩阵,确保各环节无缝链接;工厂层面,细化《风险管控清单》,扎实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确保措施下沉到最小单元。
三是系统研判风险。建立精准化检验体系,实施实验室“五统一五达标”管理,拥有4家国家级检测中心,中心实验室跻身检测“国家队”。建立网格化检查体系,实施“一书一函一清单”制。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创新食品安全风险指数,通过产业链静态风险+管理动态风险,定期评价食品安全风险。
中粮集团提出“数智中粮”战略,积极引领农粮行业数智化转型。对于加快“全数智”转型发展之路,王浩杰分享了中粮集团在产业链源头、生产过程和产业链终端的相关做法。
谈及未来,王浩杰表示,中粮集团将持续推进农粮食品主业发展,一以贯之成为优质产品的“创造者”、舌尖安全的“守护者”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