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预制菜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02月15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记者 刘潇潇 李冬阳)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重点方向,释放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业内反响十分热烈。

  “预制菜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今后,预制菜行业会迎来更加健康、理性、蓬勃的发展。” 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王成祥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码上盛宴董事长吴晨曦也对记者表示,十分看好未来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一直以来,预制菜都被视为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它的飞速发展,既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现实映射,又是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写照。

  “预制菜属于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食品工程博士、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后刘锐对记者表示。

  “发展预制菜产业,从表面看是满足当今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又美味可口餐食的要求,实则背后是可以更好实现三产融合,合理配置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产业聚集的表现。”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聂莹认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解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优质农产品供给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的是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教授在近期举办的“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指出,通过加工和流通链条,预制菜产业连接起产地、企业和市场,以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产业聚集与跨界融合,正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依托。

  当下,受到资本热捧的预制菜产业正当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达4196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10720亿元,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即将诞生。

  产业的兴盛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自2022年底以来,福建、浙江、江西、辽宁等多省市监管部门先后发布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上海更是在近期正式实施《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颁发出了第一张预制菜“许可证”。在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等方面,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项激励和扶持措施,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锐认为,在政策红利的持续刺激下,未来几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预制菜产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或有两类预制菜企业会有较好发展,一类是连锁餐饮或团餐企业,其向产业链前端拓展,建设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另一类是对于特定产品生产具有专业水平的预制食品加工企业,其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在原料的品种、品质、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产品品质与标准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经验。”

  聂莹则认为,经过资本“跑马圈地式”发展的预制菜将在未来几年内放缓发展速度,趋于理性,这恰好也是相关企业储备综合性人才、梳理产品品类、寻求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期。

  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预制菜行业中缺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类较为单一、研发创新瓶颈等薄弱环节逐渐暴露。对此,刘锐指出,标准化是预制菜产品的关键特征,也是核心难点。“未来预制菜企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品力是关键,既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营养化、方便化,又要传承好传统餐饮的色香味形。”同时他也建议,预制菜企业不宜盲目扩张,应建设专业的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和研发体系,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努力向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提升。

  针对产品研发创新不足的问题,聂莹指出,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丰富,随着消费升级和多元化饮食结构的形成,在预制菜产品研发方面不应仅局限于现有传统品类。“要结合不同区域市场调研和现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充分挖掘杂粮、地方特色食材、药食两用等食物特点,开发更具特色和差异化的预制菜产品。”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

预制菜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2023-02-15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