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杭电答卷丨“电助共富”书写幸福篇章

2025-11-21 13:27 来源: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十四五”杭电答卷丨“电助共富”书写幸福篇章

2025年11月21日 13:27   来源: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编者按

五年,1825个日夜,是一段足以重塑一座城市肌理与气质的时光。当杭州的城市能级不断跨越,当百姓的生活场景持续蝶变,每一份向前的力量背后,都闪烁着杭电人坚定身影,浸润着杭州电网默默的守护。

五年,我们迈过杭电110周年历史节点,见证“八八战略”与“电等发展”理念实施二十周年的深远布局,领先打造国家电网战略落地“先行示范窗口”和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主阵地,实施“强基固本、队伍登高”行动夯实发展根基,在服务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中,书写了一份“三个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时代答卷。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十四五的杭电答卷”系列报道,共同回望那些专属于杭电人的闪光足迹,解读坚强电网的硬核支撑,讲述优质服务背后的温情故事。

9月22日,在淳安金峰乡的“小青柑”共富工坊里,生产线正平稳运行,空气中弥漫着柑果与茶叶交融的独特香气。“自从2023年供电公司帮我们增容后,用电一直很稳定,生产再也没卡过壳。”工坊负责人方晓国看着运转的设备,语气踏实,“以前看天吃饭,烘干周期长,品质波动大。现在,可靠供电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什么时候想生产、生产多少,心里都有底了。这就是我们敢接大订单的底气!”

这小小的青柑,折射出“十四五”期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电助共富”为笔,在杭州广袤乡村绘就的现代化图景。电,不再仅是照亮屋舍的能量,更已成为激活产业、守护生态、温暖人心的关键力量。

▲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小青柑”共富工坊检查用电情况。余丽艳 摄

共富之路,电力先行。乡村振兴,首先要破解“七山二水一分田”带来的供电瓶颈。

6月25日,全长约37公里、输送能力达60万千瓦的220千伏严州—龙隐线路工程投运。它将建德、桐庐、淳安三县电网紧密相连,形成可靠的“目字型”环网,区域供电可靠率跃升至99.999%以上。这如同为杭州西部区域打通了“能源任督二脉”,整体供电能力提升200万千瓦。

▲220千伏严州—龙隐线路工程。汤晨 摄

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也需强健。在“中国山核桃之都”临安龙岗镇,随着坚果产业腾飞,原有线路难堪重任。2024年8月,一条崭新的10千伏线路从110千伏龙岗变引出,与原有线路“手拉手”互联,为这座年加工全国超75%山核桃的食品城上了“双保险”。

五年来,杭州电网这样“固本强基”的工程多达1262个。最直观的变化是数据:杭州农网户均停电时长从“十四五”初期的56分钟大幅压缩至6.74分钟——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线上会议、一锅精心控制的炒茶,几乎不会再被意外停电打断。这张日渐坚强的网,是乡村一切现代化梦想的起点。

有了可靠的电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在乡村展开:用高效、清洁的电能,替代传统的柴、煤,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守住绿水青山。

在富阳拔山村,万亩茶园一片翠绿,却不见昔日柴火缭绕的景象。“过去炒茶,得先准备一屋子的柴,屋里烟熏火燎。”2022年8月24日,茶农陈淑堂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用上电动炒茶机后赞不绝口:“现在按钮一按,火候精准,屋里只有茶香没有烟。”今年开茶季前,供电公司精准新增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护航茶叶年产值冲上1.3亿元。拔山村收获了“金山银山”,也留住了“绿水青山”。

▲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员工在拔山村了解茶农用电需求。黄辉 摄

这条绿色之路,形式多样。在“千万工程”源起地萧山梅林村,258千瓦分布式光伏在村民屋顶上熠熠生辉,年发电超16万度,减碳约94吨。村里更创新开展“渔光互补”,实现“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并配置25个充电桩,自给自足、降本增效,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11万元,为村民节省15%的充电支出。

从桐庐的全电民宿带,到余杭百丈镇的低碳乡镇,电能替代战略遍地开花。“十四五”期间,杭州共建成733个电炒茶项目、733家全电民宿、20个全电景区。绿色,已成为杭州乡村共富之路最动人的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统筹可再生能源与乡村负荷增长,助力乡村电气化转型,共投运“光伏+农业”工程16个,推广电气化大棚项目196个,电炒茶项目733个,打造全电景区20个、全电民宿733家,乡村电气化、低碳化水平全国领先,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共富,不仅是物质的充盈,更是服务的普惠和情感的贴近。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将服务送到村民指尖、家门口甚至心坎上。

在余杭区桦树村,新揭牌的电力驿站成了村民钟先生的“惊喜”。“以前办电要跑供电所,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他新买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业务在驿站轻松办理。五年来,89座这样的电力驿站如繁星落于村镇,通过“智慧云终端”,让村民办电“一次都不跑”。

在下姜村,关爱以数字形式流淌。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电力关爱码”,为独居老人家庭提供用电安全监测和远程关怀。同时,“慧农帮”助富示范点搭建全国销售网络,让淳安特产走出深山。

这一切的高效与温情,源于底层服务的重塑。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打造数智型“六好”供电所,推动营配融合,实现“一班人马,一管到底”,让电力网格深度融入乡村治理网格,故障处理时长大幅下降60%。

供稿:康傲(启明学社融媒分社)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