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雯珊
近日,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至8月份,国内已有超过92个储能项目(电池、系统集成、零部件等)更新了签约、开工、投产动态,项目总投资金额超3011亿元,包括2419亿元锂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337亿元液流电池项目,254亿元钠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年产能超过796GWh(吉瓦时),包括683GWh以上的锂电项目,48GWh以上的液流电池项目,65GWh以上的钠电项目。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发展一定伴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演进,未来五年至十年,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增长趋势很可能会赶上动力电池,可以说储能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一种标配存在。”
高工产业研究院介绍,从今年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来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比重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27.3%、华北地区27.2%。因此,储能产能项目或将更多地向西北、华北地区倾斜。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26.4GWh,同比增长48.5%。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传红表示:“长期看,储能电池或配储系统的经济性将愈发受到关注,行业有望从低价竞争转为质量竞争,预计订单将向头部企业集中;中期看,行业库存趋于健康,储能电芯、系统价格逐步趋稳,相关公司有望通过提高海外及系统占比提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