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白色石油”串起的“全球产业链”

2024-03-18 07: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茫茫无垠的戈壁深处,一艘艘采盐船在游弋。

  这里是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近年来,察尔汗盐湖中的多种矿产得以开发,其中,锂资源备受关注。

  锂资源被称为“白色石油”,其性能优越、能量密度高,是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重要地位堪比电气时代的石油。青海是我国盐湖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科锂业”)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主力军。

  数百座吸附塔不停运转,机器轰鸣,白色的碳酸锂经由提锂工艺从盐湖卤水中提出,一袋袋产品快速下线,叉车工人忙着装运成品……蓝科锂业车间内,一派红火忙碌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经过数十载的科技创新,开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形成了成套自主知识产权提锂工艺,“目前,我国盐湖提锂技术从粗放到精细,技术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祥文说。

  在西宁市,比亚迪、青海诺德新材料等锂电蓄能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与盐湖遥遥相望。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青海已拥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大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自盐湖的碳酸锂与不同的化学原料等经烧结等处理工艺,变成磷酸铁锂、钴酸锂及镍钴锰酸锂,按国内外客户的不同要求装袋,进行订单发货。

  玫瑰金色铜箔薄如蝉翼,记者轻轻一摇,铜箔便发出独具金属感的美妙颤音。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的需求快速扩容,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轻薄化趋势明显。

  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贞介绍,自动化和个性化是青海诺德生产的突出特点。走进无尘化管理的生产车间,自动生箔机正在满负荷运转,速度、张力、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诺德的铜箔生产线已实现“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符合客户个性化、精细化的要求,有效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2018年,年产能24GWh的比亚迪集团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弗迪电池”)动力电池生产线在西宁下线。记者在青海弗迪电池二期生产车间内看到,一款新型动力电池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透过生产车间的玻璃窗,如同艺术品一般精致的自动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正、负极材料匀浆涂布后形成极片,与隔膜经过优雅地卷绕变成极芯,经过装配、烘烤、注液等流程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即呈现于眼前。

  “我们正在建设新的生产线,随着新线全部投产,比亚迪‘青海造’动力电池将提升约一倍产能。”青海弗迪电池总经理郭波说,“这些动力电池将辐射国内外市场,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新能源驾乘体验。”

  在青海,“锂”想正在绿色前行中绽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能源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滴“白色石油”串起的“全球产业链”

2024年03月18日 07: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史卫燕 王浡 解统强

  在茫茫无垠的戈壁深处,一艘艘采盐船在游弋。

  这里是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近年来,察尔汗盐湖中的多种矿产得以开发,其中,锂资源备受关注。

  锂资源被称为“白色石油”,其性能优越、能量密度高,是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重要地位堪比电气时代的石油。青海是我国盐湖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科锂业”)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主力军。

  数百座吸附塔不停运转,机器轰鸣,白色的碳酸锂经由提锂工艺从盐湖卤水中提出,一袋袋产品快速下线,叉车工人忙着装运成品……蓝科锂业车间内,一派红火忙碌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经过数十载的科技创新,开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形成了成套自主知识产权提锂工艺,“目前,我国盐湖提锂技术从粗放到精细,技术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祥文说。

  在西宁市,比亚迪、青海诺德新材料等锂电蓄能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与盐湖遥遥相望。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青海已拥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大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自盐湖的碳酸锂与不同的化学原料等经烧结等处理工艺,变成磷酸铁锂、钴酸锂及镍钴锰酸锂,按国内外客户的不同要求装袋,进行订单发货。

  玫瑰金色铜箔薄如蝉翼,记者轻轻一摇,铜箔便发出独具金属感的美妙颤音。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的需求快速扩容,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轻薄化趋势明显。

  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贞介绍,自动化和个性化是青海诺德生产的突出特点。走进无尘化管理的生产车间,自动生箔机正在满负荷运转,速度、张力、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诺德的铜箔生产线已实现“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符合客户个性化、精细化的要求,有效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2018年,年产能24GWh的比亚迪集团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弗迪电池”)动力电池生产线在西宁下线。记者在青海弗迪电池二期生产车间内看到,一款新型动力电池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透过生产车间的玻璃窗,如同艺术品一般精致的自动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正、负极材料匀浆涂布后形成极片,与隔膜经过优雅地卷绕变成极芯,经过装配、烘烤、注液等流程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即呈现于眼前。

  “我们正在建设新的生产线,随着新线全部投产,比亚迪‘青海造’动力电池将提升约一倍产能。”青海弗迪电池总经理郭波说,“这些动力电池将辐射国内外市场,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新能源驾乘体验。”

  在青海,“锂”想正在绿色前行中绽放。

(责任编辑:刘朋)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