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消费”孕育万亿级新机遇

2025-11-28 07:43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工智能+消费”孕育万亿级新机遇

2025年11月28日 07:43   来源:国际商报   顾鸿儒

清晨,对着智能音箱询问今天的天气,并根据其推荐搭配穿衣;午休时,AI助手根据健康数据和口味偏好,一键下单营养午餐;下班后,走进商场,机器人导购已提前备好你可能喜欢的商品清单……

这正是当下智能消费时代的缩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其中提出,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和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玩具、眼镜、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促进消费的“催化剂”。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到5.15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竞相涌现。下一步,将坚持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生态协同,全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消费品领域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科技重塑消费体验

走进深圳深业上城众擎机器人主题店,一台人形机器人正在向消费者展示它的“十八般武艺”:迎宾、讲解和导购。

这家全球首家人形机器人主题潮品店自今年11月11日开业以来,日均人流量超过2000人次,周末翻倍至4000人次。

无独有偶。在北京,消费者王志祥打开淘宝App,下达一份语音指令:“预算2000元,帮我推荐一款柔软的羽绒服。”10秒内,一份标注着价格对比、优惠券明细的个性化清单弹出。

这样的智能消费体验正加速渗透消费全场景,深刻重塑人们的消费方式,AI也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懂需求的“消费伙伴”。淘宝数据显示,今年“双11”上线的“AI万能搜”已响应近5000万个消费诉求,生成200万份定制清单。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25年中国AI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从客厅里应答自如的智能音箱,到地板上自主穿行的扫地机器人;从出门时精准无比的手机导航,到指尖轻点即可完成的购物、点餐体验……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背后都是科技推动消费变革的体现。”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以低空经济为例,无人机配送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不仅缩短了物流时效,更创造了‘即时达’的新消费场景,这种变化背后是技术对消费体验的深度改造。”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这些科技催生了新消费群体,消费决策将更依赖技术参数与场景适配性,而非单纯的价格敏感。“例如首发经济,科技企业通过限量版产品、沉浸式体验活动等创新形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吸引力。再如某品牌推出的AI定制耳机,用户可参与设计声纹特征,这种参与感让消费从‘购买商品’升级为‘创造价值’。”

加速融合带动创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其中智能产品增长亮眼。据商务大数据监测,AI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网零额同比增长23.1%。

《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不久前,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其中也提到,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扩展现实等技术在城市商业体系中集成应用。在消费端,完善智能导引、精准营销、云上购物、沉浸体验等智慧商业新模式,推广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在产品创新方面,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技术的惊艳,更需要我们通过对用户的洞察、市场的把握、商业模式的构建,形成可落地的产品。”何亚琼说,在场景拓展方面,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消费场景的融合渗透,创造新的体验,激发新的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展望“十五五”时期,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迭代将加速演进,我国科技消费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跑出更稳、更快的“加速度”。建议企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零售、餐饮、旅游、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开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责任编辑:朱晓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