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零关税!海南自贸港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2025-11-27 09:15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仅是零关税!海南自贸港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11月27日 09:15   来源:国际商报   董 鑫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11月21日,记者从“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封关运作整体进展顺利,海南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的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基本完备,封关运作软硬件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先后出台实施,海南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位居全国最高,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范围也已扩大至全岛。

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在会上介绍,目前,封关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成型,封关重点任务接近收尾,30项封关重点任务均已完成或按要求持续推进落实;开展封关运作“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已按照“二线口岸”试运行、封关政策全流程实单测试运行等五个分领域开展多轮次测试演练。“11月18日,我们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合成演练和7×24小时热运行,全面检验和提升各部门快速反应、联合作战等大协同能力,确保平稳有序过渡到12月18日正式封关的真实状态。”王奉利说。

现代服务业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介绍,2018年至2024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速达9%,超同期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增加值达3515.9亿元,政策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他在回应国际商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构建了以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金融政策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飞机和船舶融资租赁等金融政策逐一落地,让全球资金在海南自由流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正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率先探索和对接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发挥好海南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中的区位优势和独特作用。”

税收政策红利中,企业在哪些方面直接受益?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正介绍,封关后企业获利最直接的是“零关税”与“低税率”政策。“零关税”商品从1900多个增至6637个,不仅免进口关税,还免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进口设备为例,企业可节约约20%税收成本;在“低税率”政策中,15%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覆盖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超1100个鼓励类产业,15%个人所得税的适用不限行业,旅游业等领域企业还可享境外投资所得免税,且政策可叠加享受。

特殊的税制安排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周正解读道:“目前已有18项自贸港税收政策落地,包括3张‘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免关税、‘双15%’所得税等14项早期收获政策,以及博鳌乐城药械‘零关税’等4项增量政策。”

封关后,原有“零关税”政策将转为负面清单管理,实施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和货物流通税收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也将优化,税收政策整合为“13+4”项。“这17项政策中,10项‘零关税’政策覆盖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涵盖几乎所有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叠加2项增值税退税、1项离岸贸易印花税政策及4项所得税政策,形成系统性税收支撑。”周正进一步介绍,这些政策具有稳定性、特殊性、系统性、渐进性,将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释放红利。

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将建成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进出口管理政策制度。海口海关二级巡视员何斌介绍说,将按照“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总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秉持“智慧、信用、顺势、协同”理念,持续打造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智慧监管体系,确保封关运作平稳运行。

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的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零关税”三张清单进口货值达270.6亿元,累计减免税款50.9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征关税8.6亿元;15%个人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191.6亿元,15%企业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361.29亿元。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朱晓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