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杯咖啡透视贵州消费新场景

2025-11-27 09:10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一杯咖啡透视贵州消费新场景

2025年11月27日 09:10   来源:国际商报   李顾珵

左手是热气腾腾、蘸满折耳根辣椒水的豆腐果,右手举着咖啡,这反差又和谐的场景正是贵阳街头的日常一景。作为中国“含山量”最高的省份,贵州不产一粒咖啡豆,却孕育了众“咖”云集的“咖啡之城”——贵阳。这座地处中国西南的城市,近年来以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数量,实现了约2000人拥有一家咖啡店,超过了上海。

2025年,贵阳咖啡消费年均增速高达18%,成为全国咖啡消费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一杯杯氤氲着香气的咖啡,正成为观察贵州消费新场景的独特窗口。

“日咖夜酒”,重塑生活方式

在贵阳,“美酒加咖啡”不再只是一句歌词,而是落地为充满活力的消费新场景。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的“日咖夜酒”专区人气火爆。一些咖啡馆创新的“茅台冰美式”,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专程打卡。“白天提神奋斗、夜晚放松社交”的生活态度,代表着消费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日咖夜酒”火爆的关键。

作为“咖啡之城”,贵阳还盛产“咖啡冠军”。5月,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的2025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来自贵阳的咖啡师彭近洋荣获世界冠军奖杯。截至目前,贵阳已走出十余位世界级和全国级咖啡赛事冠军,形成了独特的“主理人赛事评审化”现象,许多咖啡馆主理人本身也是国际专业赛事的评审。

8月16日,作为商务部2025服务消费季系列活动之一,“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阿云朵仓开幕。活动中,2025贵阳(国际)全能咖啡师大赛暨“三豆客·亚洲杯”烘焙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优秀咖啡师同台竞技,全方位呈现了一场集文化、专业于一体的咖啡盛会。

辉煌的当下,源于深厚的积淀。贵阳的咖啡文化底蕴早已孕育多年,回溯至2005年,这座城市便诞生了“悦读时光”“土壤咖啡”等第一批精品咖啡店。在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仍以速溶和商业咖啡为主的背景下,这些早期开拓者率先引入“精品咖啡”概念,走在了时代前沿。美团数据显示,除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外,该平台收录贵阳咖啡门店共1200余家,其中贵阳本土品牌占比接近80%,展现出强大的本土生命力。

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活跃的消费群体,贵阳的咖啡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美团数据显示,外卖咖啡消费群体以20至30岁的Z世代年轻消费者为主,女性占比近六成。今年5月,贵阳咖啡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47.8%,其中外地游客订单量增速高达86.38%。

“贵阳人的嘴巴很‘刁’。”黑石咖啡馆主理人雷鸣点出了关键,“这种‘刁’也为贵阳咖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3年的数据显示,在“愿意花钱取悦自己”的榜单中,贵阳位居全国前五,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贵阳宜人的气候、慢节奏的生活步调,滋养了一种松弛而不闲散的城市氛围,遍布街巷的社区咖啡馆与本地烟火气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消费环境,让跨界融合显得自然而不突兀。

咖旅融合,“山野特调”征服味蕾

在贵阳的咖啡馆,“一听摇头,再喝上头” 的消费体验层出不穷。折耳根的微辛、木姜子的辛香、酸汤的发酵感甚至茅台的醇厚,被大胆融入咖啡,突破传统味觉边界。

雷鸣将折耳根融入美式咖啡,没想到这杯“黑暗料理”会成为市场爆款。2024年,黑石咖啡馆推出“一豆三喝”体验套餐,用同一款咖啡豆搭配三种贵州特色食材。“被迫营业咖啡”的主理人熊晶妍介绍,他们将贵州本土水果刺梨与咖啡相结合,调制了“小野花”饮品。这些融入贵州特色风物的“本地化创意”咖啡产品,让咖啡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新味觉名片。

本土化创新不止于口味,咖啡已成为贵州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媒介。结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的咖啡店在社交平台上成为大热门。

荔波县酷玩森林里高度为200米的悬崖咖啡馆,让游客在背靠岩壁、手握冰美式的场景中感受山风拂面。西江千户苗寨里由猪圈改造的咖啡店颠覆想象,让游客坐在大树下享受一杯野味咖啡,白天欣赏满眼绿意镶嵌苗族的吊脚楼,夜晚观赏万家灯火汇成的银河。

在贵阳市南明区知名景点甲秀楼、曹状元街一带,密集分布着10余家各具特色的咖啡店,共同构成服务游客的“咖啡休闲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蓝染咖啡”将非遗技艺融入空间设计,顾客可体验蓝染工艺并品尝刺梨特调咖啡。

在历史悠久的安顺古镇,来自深圳的张小姐带着她可爱的宠物狗,在咖啡馆的庭院里一边享受午后阳光,一边品尝着本地特色的咖啡。

“我是在小红书上被种草的。”张小姐微笑着分享道,“很多博主都推荐了安顺古镇,特别是这家咖啡馆,能让狗狗一起进来,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她轻轻抚摸着脚边乖巧的狗狗补充道:“在这样的历史氛围里能和自己的爱宠一起享受慢时光,体验非常独特。”

政策赋能,打造咖啡行业高地

贵州咖啡的兴起,最初完全是市场自发行为,是一批热爱咖啡的创业者凭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打下了根基。当地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信号后,没有缺位也没有越位,从省级到市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为咖啡产业健康发展“浇水施肥”。

2025年7月印发的《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搭建多元场景”,“利用商业楼顶、社区、公园闲置空间等,发展文创、剧场、展览、餐饮、园艺等业态,打造特色非标商业休闲场景”。

2025年10月,贵阳市政府办公厅专门针对咖啡产业发布了《关于贵阳贵安促进咖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覆盖了从种植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在引种试种方面,鼓励企业或科研团队在省内适宜区域开展精品咖啡引种试种。在空间布局上,支持咖啡企业入驻特色商圈、重点街区、景区景点,推动“咖啡+办公”“咖啡+校园”等场景的普及。

《实施意见》明确了打造“爽爽贵阳·咖啡飘香”城市新名片的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到2027年,成功打造“爽贵阳咖啡”区域公共品牌,形成5个以上标杆性咖啡消费场景;培育10个以上本土精品咖啡品牌,新增咖啡市场主体600家。

贵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发展“咖啡+书店”“咖啡+花艺”“咖啡+萌宠”等业态,并努力探索开发“咖啡+文物建筑”“咖啡+非遗手作”等体验项目,让跨界融合的咖啡店不断涌现新的生命力。此类有效的政企联动措施,是消费新场景能够长红而非昙花一现的关键。

贵州咖啡产业的高速发展,正是贵州积极培育消费新场景的缩影。

过去,贵州吸引游客的是自然风光和特产。现在,通过咖啡、精酿、新茶饮这“新三样”,贵州成功地将独特的自然气候、民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消费,开始“卖”一种具有松弛感、国际范和地方特色的生活美学。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杯咖啡,更是一份对“爽爽贵阳”生活方式的体验和认同。

2025年上半年,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增长10.6%。

从醇香美酒到飘香咖啡,贵州的待客之道增添了新的内涵。这杯中西合璧、新旧交融的创意饮品,不仅折射出贵州消费市场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更是一个地区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培育特色产业撬动经济新增长的清晰路径。

(责任编辑:朱晓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