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外卖双标定价合规吗

2025-09-15 08:4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芃)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堂食外卖双标定价合规吗

2025年09月15日 08:40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随着监管趋严,此前火爆的“外卖大战”逐渐趋于平静,但问题并没完全解决。在河南郑州,有消费者反映,堂食外卖双标定价问题依然存在。堂食外卖双标定价合理合法吗?

“平常在店里喝一碗胡辣汤只需7元,但是如果点外卖则要贵几元。”在郑州工作生活的肖婷婷对记者说,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像河南人常吃的烩面,店里一大碗烩面售价仅为15元,而在外卖平台上,同样的一碗烩面售价却要24.9元,相差近10元。

不光是同款烩面堂食和外卖价格不统一,记者注意到,这种双标定价现象在茶饮、生鲜、药品等多个领域均有出现。

长期从事餐饮行业的司建文告诉记者,一般而言餐饮行业的外卖售价会上浮30%左右,上下不超过5%。虽然外卖平台活动看似补贴多,优惠力度大,但很多活动补贴的成本实则由商家承担,而商家参与平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流量推荐,在周边区域提升排名,否则很难吸引到足够的客源。

郑州高新区一名餐饮店老板无奈地说,如今几家大型外卖平台的综合抽成都在20%至25%之间,算上活动补贴,有时外卖甚至要“赔本赚吆喝”。

从事咖啡饮品店经营的刘玥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她所经营的店面为例,若参加外卖平台活动,需承担活动补贴成本、平台抽成、外卖包装成本、水电房租以及用人成本等,如此一来,一杯售价16元的美式冰咖啡,最终落到自己手里的利润仅有2元左右。“假设一天外卖出300杯美式冰咖啡,到手也就600元左右。”刘玥称,要是不参加活动,虽销量可能下滑,但每杯咖啡能挣5元,总体收入并不低。

多名餐饮从业者坦言,外卖定价高于堂食定价,是因为要将平台佣金、配送费、活动补贴以及水电租金、用人成本等纳入餐品定价中,这在行业内较为普遍。此外,还有部分商家通过缩减品质、规格等方式来保障自身利润。不过,也有餐饮老板选择不参加活动,保持自主产品定价,坚持堂食与外卖一个标准,靠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外卖平台对此有何看法?某外卖平台业务拓展人员王斌透露,一些平台为吸引更多商户参加补贴活动,会指导门店进行提价操作。由于运营成本存在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渠道定价不同已成行业内惯例,就像同规格同品牌的纸巾在便利店、商超、电商平台的售价也不尽相同。因此,平台不会强制要求商家统一外卖和堂食价格。

堂食和外卖双标定价是否涉及消费侵权?河南予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外卖与堂食双标定价不构成消费侵权。商家基于自己成本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属于市场行为。

但李华阳强调,如果商家明确标注了所采用的食材、制作方法、份量等信息,却“以次充好”,比如声称是现炒实则用预制菜,或者存在分量不足等“双重标准”情况,那就构成了消费侵权。由于外卖、堂食存在时空分离,消费者取证难度大,很难同时对比食材、分量来证明商家存在故意欺诈行为,这使得消费者维权成本高、难度大,很多时候消费者即便觉得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也只能无奈选择沉默。

除了双标定价问题,外卖配送门槛设置也引发诸多讨论。郑州高新区NOW即享快送超市老板李琨告诉记者,超市设置配送门槛主要出于成本考量。“目前超市有外卖配送和自配送两种模式,无论哪种,若消费者仅购买单件商品且未达到配送门槛,超市便难以盈利。现售卖商品利润普遍较透明,利润率低,所以设置配送门槛来提高利润。”李琨说。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设置外卖配送门槛符合商业逻辑,有助于实现效率最大化。若消费者单笔外卖订单金额仅几元钱,对商家和外卖骑手而言,都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会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朱丹蓬说,相信随着相关举措落地实施,外卖行业各种乱象有望得到有效治理和规范。如果消费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例,通过向平台投诉或者向商家反馈意见等方式,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在外卖消费中能够更加放心、舒心。(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责任编辑:刘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