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前景广阔

2025-09-12 08:2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芃)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前景广阔

2025年09月12日 08:21   来源:经济日报   杨 澜 吴云志

近日发布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经核实,2024年,新增用海面积比上年增长15.6%,有效保障油气、交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加强;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近30%,海洋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洋能是重要绿色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海洋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节,为提高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海洋能资源利用技术实现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成功投运,截至目前,新机组并网发电量超450万千瓦时,创我国单机发电量新高。波浪能利用取得新突破,在海岛能源保障、深水养殖、海上设备供电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示范应用,创造多项“全球首次”。我国先后布局实施一批潮流能、波浪能规模化示范工程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

不过,也要看到,海洋能规模化利用装备亟需迭代升级,海洋能试点工程亟待持续扩大规模,海洋能合作企业需“走出去”、加强开放合作发展。对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为海洋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双碳”目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创新引擎,促进装备迭代优化。能源的发展离不开装备的支撑作用。加强前沿技术领域的攻关突破,探索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建造和运行维护的成本。提高海洋能发电经济性,完善装备产业生态。加大力度支撑自主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加快中试验证和技术迭代升级,支持核心装备技术攻关,支持已稳定运行且有发展潜力的潮差能、潮流能等装备技术升级。促进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坚持示范引领,推动扩大试点工程。增加和推广海洋能实际应用项目,不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比如,将海上风电、光伏和波浪能放在同一个海域开发,把发电装置和海洋牧场、海水淡化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海洋能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中央企业要发挥技术实力强、资金雄厚的优势,带头开展示范项目;沿海省份则要结合本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试点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通过央企牵头、地方配合的方式,把试点做大做实,为海洋能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协同发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发展海洋能是一项复杂性程度较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多举措发力。推动跨国联合研发平台建设,聚焦波浪能、潮汐能等核心装备的共性技术开展攻关,通过共享实验数据、联合开展中试项目等方式降低研发成本。支持海洋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推进装备技术、测试检验等方面标准规则实现国际互认,共同推动解决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短板弱项。(作者:杨 澜 吴云志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刘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