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讯(记者陶稳)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需要长期关注和管理。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刘靖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高血压年轻化似乎日趋明显,这与中青年群体工作和社会生活压力较大,体内交感神经系统相对活跃,以及饮食不节制、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他建议,中青年群体应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调节精神状态,保证血压和血管健康。
刘靖介绍,临床上高血压人群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前者在患病总人数中占比高达80%~90%,患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个人行为因素。例如,长期高盐饮食、不运动、睡眠少、紧张焦虑等。此外,环境因素,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也会对血压造成影响。这些因素互相交织,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是指由某种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动脉狭窄、原发性的醛固酮增多症,以及肾上腺的一些疾病等。不同于无法根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中可以去除病因。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别的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还有一些表现为胸部不适。发现患有高血压后应及时进行管理,否则长此以往可能对全身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高血压是一个全身性、系统性疾病,针对其治疗要做好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终身管理的准备。”刘靖说,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否需要治疗,理论上要结合血压水平和整体心血管风险综合判定。如果是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哪怕血压不太高,也要尽早启动药物治疗。
针对高血压年轻化趋势,刘靖解释说,过多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以及睡眠时长偏短、睡眠状况不佳、缺乏运动等都会加速血压的升高,加速对血管的损害。他建议中青年群体,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饮食方面尽量做到低盐饮食,适当减油减脂减糖,适量摄入蛋白质。此外,还要保障睡眠健康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