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市场日益多元化

2025-05-04 07:0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露营市场日益多元化

2025年05月04日 07:06   来源:经济日报   

  春和景明,露营经济再掀热潮。自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不少营地陆续开始营业,迎接新一轮的露营旺季。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露营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新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露营市场更显务实,装备市场更趋理性,营地服务日益精细化,“露营+”模式也更加多元。

  随着露营成为社交平台的高频词,户外休闲用品市场也迎来了产销两旺的局面。在浙江义乌,春季户外装备交易额持续攀升。每年3月起,义乌的户外休闲产品通过线下批发及线上平台陆续出货,迎接出行旺季。义乌指数显示,当下,轻量化露营装备成为“香饽饽”,帐篷、天幕、折叠桌椅、野餐垫、营地车成为销量前五的品类。值得关注的是,个性化定制订单占比约六成,折射出市场需求更加精细化。

  北京迪卡侬(公益西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用户对于轻便、小巧、快捷的露营用品需求旺盛。随着家庭露营更趋于生活化、日常化,快开结构、快速搭建的帐篷成为热销爆款。

  在此前举办的CLE2025杭州国际户外露营生活展上,充气帐篷、轻量化徒步帐篷等成为热门产品,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开始注重性价比与本土化创新,露营装备与日常生活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露营经济催生了多元消费场景,“露营+游学”“露营+音乐”“露营+婚礼”等新业态层出不穷。猎户座创始人、CEO王万宇表示,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板块之一,当下露营在丰富文旅业态、推动传统景区升级的同时,也在通过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破界出圈。

  据了解,目前,全国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已公布4批次,5C级、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初成规模。这些营地或深度融入生态资源,或挖掘在地文化价值,或打造休闲度假综合体,逐步形成“生态+康养+文化+科技”的复合型休闲网络。

  在北京密云日光山谷营地,50余种免费活动将美育、体育、环保等融合在一起,深受游客喜爱。日光域集团董事长孙建东表示,露营的魅力在于通过多样化的自然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于大自然的愉悦之中。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青少年营地也迎来旺季。山河勇士Sunkids水上运动怀柔营地相关负责人夏天介绍,青少年营地目前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积极设计更具教育意义的体验项目,让露营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二课堂。

  如今,露营正从单一休闲活动演变为大户外生态的核心入口,而大户外则通过产业链资源反哺露营业态,推动露营本身从“帐篷经济”向“自然生活场域”转变。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科学规划设置露营区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相关政策为当下露营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大户外生态的“体验前哨”,城郊公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露营营地。孙建东表示,目前,不少城郊公园亟需通过创新性营地配套服务实现功能升级。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生态资源禀赋好但不便进行传统旅游配套建设的户外目的地,露营营地的植入可以破解传统旅游配套瓶颈的困局。

  露营产业的进阶不仅是商业命题,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益切口。在北京延庆井庄镇,王万宇团队打造的星猎南山户外运动公园整合了4个村庄的资源,依托村落风貌和户外优势,探索露营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王万宇介绍,对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营地可以通过挖掘本土文化,成为区域文旅的展示窗口。

  尽管相关政策文件、标准体系已经出台,行业发展仍面临整体规划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欠缺、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业内期待未来能出台更多贴合行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为露营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