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小月
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当街边小店与商业巨头同台竞技,一场关于零售业的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成为未来零售业破局的关键。
供应链须注重效率协同与创新
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指出,服务消费与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发展服务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双循环良性互动的现实需要。
在近日举办的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地标名品推荐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表示,企业要优化不合理的零售业供应合作模式,改变仅仅依靠后台毛利的盈利模式,要让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可持续;要改变商品供应,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不仅要适合当前消费者的需要,还要引领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要改变卖场的“温度”,让消费者愿意专门到卖场体验商品和服务。
这种协同效应正在全行业蔓延。比如蚂蚁商联通过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蚂蚁商联董事长田建忠表示,未来的供应链将更加注重效率、协同与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零售分销体系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超72%的企业已开展多方面合作,但效率与结果仍待验证。
围绕消费者需求设计研发产品
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开始督促供应链深度变革。
官栈集团副总裁孙志国表示,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以简单方便、安全标准、效果可衡量、高性价比为产品研发方向,搭建全链路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筛选到生产加工环节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构建从原料筛选到终端零售的全链路品控体系。
从消费者需求入手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也正在肉制品领域催生革新。齐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高端零售事业部负责人齐永兴表示,调研发现,消费者对清洁标签和优质原料有较高需求。为此,齐赞推出诚实烤肠系列,采用黑猪肉、大骨汤等优质原料,并引入国家公证处公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另一端的折扣化浪潮同样汹涌。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将零售业态比喻成生态图,好特卖则是大自然的分解者,与其他物种协同,服务好自己的生态位。针对消费客群的特点,通过“寻宝”暗示,引导消费者关注新品,满足其对品质和体验的需求,助力新品在折扣化浪潮中突围。
培育地标产品破解同质化竞争
“为目标消费者创造和找到好的商品很重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连续第二年推出地标名品进超市活动。”彭建真表示,希望通过活动让零售商接触到全国的地标名品,带动优质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随着各地不断强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管理、保护与运用,擦亮地理标志产品“金名片”正在成为零售业破解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京京表示,地标名品在当下产业变革中,已成为品牌建设与消费者心智信任构建的重要载体。面对餐饮与零售行业面临的门店拓展受阻、客流下降、线上流量成本上升等困境,地标名品凭借其独特性与文化内涵,为行业带来全链路创新机遇。
刘京京提到,国家认证的地标名品数量不断增加,产值持续攀升,地标产品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品牌建设的有力抓手。数据显示,73%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有地理标志的商品,其购买潜力巨大,使用地标食材的门店客单价提升18%,顾客停留时间延长40%。
而老字号六必居的突围更具象征意义。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江富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希望通过“地标直采”模式,让自家的地标名品凸显出来,把好产品推荐给更多消费者。
“以前受制于很多品牌或者是很多渠道。现在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零售商知道每个地方有很好的产品,地标名品都可溯源,安全放心。二八酱原来只用于火锅或拌面食用,现在推出了二八酱奶茶,二八酱酸奶昔、二八酱吐司、二八酱冰淇淋等。”俞江富说,六必居还与科技企业联名推出了益生菌小叶酸菜,将传统与科技结合,满足消费者对佐餐小菜的健康需求,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实现口碑“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