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酪消费快速增长 奶酪产品加速升级迭代

2023-10-08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奶酪新国标的实施对生产再制干酪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国标以干酪含量分别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进行定义,进一步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接轨,提升了再制干酪的质量水平。

  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以下简称“新国标”)已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新国标不仅仅重新区分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而且对企业生产许可变更作出了新规定。那么,目前新国标执行情况如何?新国标的实施给消费者和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干酪标识区分明确

  众所周知,奶酪是由牛奶经浓缩、发酵而成的奶制品,被称为“奶黄金”。奶酪按照原料成分、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原制奶酪(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原奶制作奶酪的产出率为10∶1,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食品。再制干酪则是以干酪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辅料,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小朋友们爱吃的奶酪棒,大部分属于再制干酪范畴。

  近年来我国奶酪消费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奶酪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奶酪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从2020年的23%增长到2022年的33.5%。尽管市场上奶酪品牌繁多,但其中的关键配料——干酪的含量却相差极大。新国标实施前,消费者常接触的再制干酪产品有奶酪棒、芝士片等,其中的干酪添加比例大于15%即可,不同干酪含量的产品没有明确划分标准。这造成了奶酪市场竞争混乱,也为消费者选购带来一定的难度。

  “新国标的出台,旨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新国标调整再制干酪产品分类,将再制干酪类产品按照原料干酪比例划分为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再制干酪的干酪使用比例由原来的大于15%调整为大于50%,干酪添加量仅为15%至50%的产品应叫干酪制品。同时,新国标明确产品标签上应如实标注干酪原料比例和“再制干酪”或“干酪制品”名称,防止以干酪制品冒充干酪、再制干酪。

  作为配套措施,2022年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生产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生产许可提出新要求。2022年12月30日之前已取得再制干酪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再制干酪产品符合新国标中有关再制干酪规定的,不需要申请生产许可变更;再制干酪产品不符合新国标中有关再制干酪规定,若仍保持干酪比例为15%至50%的,应选择“干酪制品”申请许可变更,若不申请生产许可变更,应将干酪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新国标实施后市场反馈如何?记者近日走访超市发现,目前再制干酪的产品类型主要有奶酪棒、芝士片、熏制干酪等,其中生产日期为2022年12月30日之后的产品基本已完成更换包装,标注干酪含量的产品已经成为主流。如妙可蓝多有机奶酪棒外包装标注“再制干酪”,并在醒目位置印有“≥66%有机干酪含量”字样;蒙牛原味高钙奶酪棒外包装标注了“干酪制品”和“干酪添加量16%”;百吉福标注“干酪添加量≥23%”的棒棒奶酪棒已由再制干酪包装更换为干酪制品包装;奶酪博士的金装棒棒奶酪在配料表第一位标注了“干酪添加量≥55%”。

  新国标的实施给奶酪生产企业带来很大影响。“新国标的实施对生产再制干酪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产品分级。”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是标准修订的参与企业之一,该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杨国超介绍,基于成本和口味因素的考量,以往部分再制干酪产品中的干酪含量不高,整体在20%到30%之间。因为一般来说20%到30%的干酪,再加入乳粉、糖、卡拉胶等其他成分,口感上更容易被接受。“新国标以干酪含量分别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进行定义,进一步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接轨,提升了再制干酪的质量水平。”

  新国标的推出还为行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空间。在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看来,新国标大幅提升了再制干酪产品的干酪含量,也意味着产品成本大幅提升,进而提升了行业门槛。干酪添加得越多并不意味着再制干酪口感就会更好。因此,新国标会倒逼企业在品牌和渠道竞争之外,更加重视产品创新和升级,创新奶酪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丰富奶酪品类,研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奶酪产品,进一步拓宽消费者的选择面。

  “作为奶酪产品的主流生产企业,妙可蓝多已按照新国标要求完成了全部产品的升级,下一步还将加速产品迭代,以新的思路、新的行动适应变化的市场。”妙可蓝多创始人兼CEO柴琇介绍,2022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是0.2公斤,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是2.32公斤,日本是2.91公斤,中国的人均消费量不到日韩的十分之一,而欧美的数据更高。这意味着奶酪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妙可蓝多将进一步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稳定供应链,强化技术研发,通过创造新的奶酪深加工产品激发新的“消费兴趣点”。

  营养成分是关注重点

  针对奶酪国家标准的变化,消费者又有何反应?经常为孩子选购奶酪棒的王华告诉记者,听说多吃奶酪可以补钙,自己家冰箱中常备奶酪制品,相较于原制奶酪,孩子更喜欢吃再制奶酪棒。此前购买奶酪棒也曾“踩雷”。比如一些奶酪棒未直接标注干酪添加量,而是标注总乳固体含量,这并不等于干酪含量。而新国标实施后,可以很容易在奶酪制品外包装上找到干酪添加量,方便选购营养价值更高的奶酪产品。

  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奶酪制品呢?钟凯认为,消费者在选购奶酪制品时应多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儿童应该从小养成饮用牛奶、早餐吃奶酪、喝酸奶等习惯,目的就是增加钙、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而营养标签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可以更好地反映产品的属性。与此同时,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糖含量少的产品。儿童应该首先通过喝足量的奶来补充必需的钙和蛋白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补充奶酪制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殷俊红)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我国奶酪消费快速增长 奶酪产品加速升级迭代

2023年10月08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吴佳佳

  奶酪新国标的实施对生产再制干酪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国标以干酪含量分别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进行定义,进一步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接轨,提升了再制干酪的质量水平。

  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以下简称“新国标”)已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新国标不仅仅重新区分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而且对企业生产许可变更作出了新规定。那么,目前新国标执行情况如何?新国标的实施给消费者和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干酪标识区分明确

  众所周知,奶酪是由牛奶经浓缩、发酵而成的奶制品,被称为“奶黄金”。奶酪按照原料成分、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原制奶酪(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原奶制作奶酪的产出率为10∶1,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食品。再制干酪则是以干酪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辅料,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小朋友们爱吃的奶酪棒,大部分属于再制干酪范畴。

  近年来我国奶酪消费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奶酪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奶酪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从2020年的23%增长到2022年的33.5%。尽管市场上奶酪品牌繁多,但其中的关键配料——干酪的含量却相差极大。新国标实施前,消费者常接触的再制干酪产品有奶酪棒、芝士片等,其中的干酪添加比例大于15%即可,不同干酪含量的产品没有明确划分标准。这造成了奶酪市场竞争混乱,也为消费者选购带来一定的难度。

  “新国标的出台,旨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新国标调整再制干酪产品分类,将再制干酪类产品按照原料干酪比例划分为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再制干酪的干酪使用比例由原来的大于15%调整为大于50%,干酪添加量仅为15%至50%的产品应叫干酪制品。同时,新国标明确产品标签上应如实标注干酪原料比例和“再制干酪”或“干酪制品”名称,防止以干酪制品冒充干酪、再制干酪。

  作为配套措施,2022年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生产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生产许可提出新要求。2022年12月30日之前已取得再制干酪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再制干酪产品符合新国标中有关再制干酪规定的,不需要申请生产许可变更;再制干酪产品不符合新国标中有关再制干酪规定,若仍保持干酪比例为15%至50%的,应选择“干酪制品”申请许可变更,若不申请生产许可变更,应将干酪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新国标实施后市场反馈如何?记者近日走访超市发现,目前再制干酪的产品类型主要有奶酪棒、芝士片、熏制干酪等,其中生产日期为2022年12月30日之后的产品基本已完成更换包装,标注干酪含量的产品已经成为主流。如妙可蓝多有机奶酪棒外包装标注“再制干酪”,并在醒目位置印有“≥66%有机干酪含量”字样;蒙牛原味高钙奶酪棒外包装标注了“干酪制品”和“干酪添加量16%”;百吉福标注“干酪添加量≥23%”的棒棒奶酪棒已由再制干酪包装更换为干酪制品包装;奶酪博士的金装棒棒奶酪在配料表第一位标注了“干酪添加量≥55%”。

  新国标的实施给奶酪生产企业带来很大影响。“新国标的实施对生产再制干酪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产品分级。”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是标准修订的参与企业之一,该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杨国超介绍,基于成本和口味因素的考量,以往部分再制干酪产品中的干酪含量不高,整体在20%到30%之间。因为一般来说20%到30%的干酪,再加入乳粉、糖、卡拉胶等其他成分,口感上更容易被接受。“新国标以干酪含量分别对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进行定义,进一步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接轨,提升了再制干酪的质量水平。”

  新国标的推出还为行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空间。在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看来,新国标大幅提升了再制干酪产品的干酪含量,也意味着产品成本大幅提升,进而提升了行业门槛。干酪添加得越多并不意味着再制干酪口感就会更好。因此,新国标会倒逼企业在品牌和渠道竞争之外,更加重视产品创新和升级,创新奶酪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丰富奶酪品类,研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奶酪产品,进一步拓宽消费者的选择面。

  “作为奶酪产品的主流生产企业,妙可蓝多已按照新国标要求完成了全部产品的升级,下一步还将加速产品迭代,以新的思路、新的行动适应变化的市场。”妙可蓝多创始人兼CEO柴琇介绍,2022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是0.2公斤,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是2.32公斤,日本是2.91公斤,中国的人均消费量不到日韩的十分之一,而欧美的数据更高。这意味着奶酪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妙可蓝多将进一步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稳定供应链,强化技术研发,通过创造新的奶酪深加工产品激发新的“消费兴趣点”。

  营养成分是关注重点

  针对奶酪国家标准的变化,消费者又有何反应?经常为孩子选购奶酪棒的王华告诉记者,听说多吃奶酪可以补钙,自己家冰箱中常备奶酪制品,相较于原制奶酪,孩子更喜欢吃再制奶酪棒。此前购买奶酪棒也曾“踩雷”。比如一些奶酪棒未直接标注干酪添加量,而是标注总乳固体含量,这并不等于干酪含量。而新国标实施后,可以很容易在奶酪制品外包装上找到干酪添加量,方便选购营养价值更高的奶酪产品。

  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奶酪制品呢?钟凯认为,消费者在选购奶酪制品时应多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儿童应该从小养成饮用牛奶、早餐吃奶酪、喝酸奶等习惯,目的就是增加钙、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而营养标签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可以更好地反映产品的属性。与此同时,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糖含量少的产品。儿童应该首先通过喝足量的奶来补充必需的钙和蛋白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补充奶酪制品。

(责任编辑:殷俊红)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