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着眼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04月15日 07:29   来源:人民日报   史际春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很大影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此,一方面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另一方面要针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推动复工复产步伐。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关键在于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目前,各地政府急企业之所急,出台了很多帮扶和优惠措施,比如减免租金、返还失业保险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缓缴或免缴部分税款、加强信贷支持等,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各类企业积极作为,交通、电力、油气、通信、网络等行业发展势头稳健,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扩大就业的生力军,也是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对市场供求和价格信号反应灵敏,能够及时投资于有前景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只要发挥船小好调头、善于捕捉商机的优势,就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把握疫情冲击之下新的发展机遇,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产权是投资和交易的基础,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加强产权保护。现在,保护产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通过行政和司法手段愈益得到落实。就企业而言,出资者以其财产进行投资后,其财产就不再是静态的物和货币价值,而是成为资本。加强产权保护就要保护出资人的权利,保护其通过发现商机、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利益,同时也要使其履行承担风险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保护不具有控制权的财务投资者获取与其资本份额相应收益的权利,保障其知情权和收益权不受损害。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坚定发展信心。

  契约或合同是交易和信用的法律形式。疫情突如其来,对企业来说无法预见、难以避免,必然会出现一些因疫情而违约的情况。交易各方可以通过协商沟通来处理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部门和法院也可依据法律规则,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这些规则和制度,需要依法用足用好,让市场尽快调整恢复正常,这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此外,也可运用技术手段来保障合同约束力。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自动履行、自动启动救济,智能合约应用本身也是一种新的商机。

  税收和各种监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相对于能源、基础设施等“硬件”来说,这是一种软环境。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减少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要进一步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为企业多服务多解难,把市场主体活力更好释放出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徽大学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着眼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0-04-15 07:29 来源:人民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很大影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此,一方面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另一方面要针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推动复工复产步伐。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关键在于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目前,各地政府急企业之所急,出台了很多帮扶和优惠措施,比如减免租金、返还失业保险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缓缴或免缴部分税款、加强信贷支持等,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各类企业积极作为,交通、电力、油气、通信、网络等行业发展势头稳健,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扩大就业的生力军,也是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对市场供求和价格信号反应灵敏,能够及时投资于有前景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只要发挥船小好调头、善于捕捉商机的优势,就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把握疫情冲击之下新的发展机遇,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产权是投资和交易的基础,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加强产权保护。现在,保护产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通过行政和司法手段愈益得到落实。就企业而言,出资者以其财产进行投资后,其财产就不再是静态的物和货币价值,而是成为资本。加强产权保护就要保护出资人的权利,保护其通过发现商机、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利益,同时也要使其履行承担风险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保护不具有控制权的财务投资者获取与其资本份额相应收益的权利,保障其知情权和收益权不受损害。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坚定发展信心。

  契约或合同是交易和信用的法律形式。疫情突如其来,对企业来说无法预见、难以避免,必然会出现一些因疫情而违约的情况。交易各方可以通过协商沟通来处理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部门和法院也可依据法律规则,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这些规则和制度,需要依法用足用好,让市场尽快调整恢复正常,这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此外,也可运用技术手段来保障合同约束力。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自动履行、自动启动救济,智能合约应用本身也是一种新的商机。

  税收和各种监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相对于能源、基础设施等“硬件”来说,这是一种软环境。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减少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要进一步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为企业多服务多解难,把市场主体活力更好释放出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徽大学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刘潇潇)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