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首趟中欧班列“驶入”华晨宝马

2018年04月02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因为中欧班列,两座相隔万里的工厂完成了“门到门”的无缝连接。这个过去无法想象的场景,如今在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成为现实。

  3月20日,首趟搭载着变速箱、汽车大灯等进口零配件的中欧班列快速驶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在位于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海关监管场地,沈阳海关关员迅速对集装箱内货物查验并完成放行手续。随即,这些零配件被运送到车间的装配线上。高效能的监管服务,让德方雇员频频竖起大拇指,更让他们“点赞”的,是运输流程的“一气呵成”:从德国雷根斯堡始发,历时20天,全程铁路运输,直达装配车间。

  “以往,从欧洲进口的铁路集装箱均要运至沈阳东站,经海关验核放行后,再通过货车转运至中德(沈阳)产业园,其间有40多公里的路程,还需多转运两次,费时又费力。”货代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欧班列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货物无须再从火车装卸转换到货车,既帮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快捷高效环保,搭建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物流通道。

  在沈阳海关企业管理科关员刘继文看来,中欧班列直接驶入华晨宝马工厂,实际上帮助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同时也对政府的服务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欧班列的背后,涉及中德两国企业、海关、铁路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没有‘一带一路’建设,根本就做不到!”

  随着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德(沈阳)产业园作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战略合作试验区,吸引了宝马、本特勒、海斯坦普等企业入驻。中欧班列的直达,有望进一步完善产业园营商环境,提升园区发展竞争力。

  中欧班列驶入华晨宝马,是沈阳海关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辽沈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7年沈阳市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其中出口97.8亿元人民币,增长11.3%;进口99.6亿元人民币,增长43.7%。

  “我们将结合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以企业为单元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对华晨宝马等大型重点企业实行‘一站式’‘点对点’的政策扶持,在为企业打造高效便捷通关环境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与国际化接轨、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沈阳海关关长程宏飞说。(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