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间”到“指尖”,电子发票引领铁路服务现代化升级

2025-09-15 08:47 来源:中国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纸间”到“指尖”,电子发票引领铁路服务现代化升级

2025年09月15日 08:47   来源:中国网   

  笔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同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提供便利。

  国家铁路部门近日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将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制度,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数字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坚定决心,更展现出交通运输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显著成效。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旅客出行体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注入新动能。

  数字赋能,让出行体验“轻装上阵”。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是铁路服务从“物理世界”向“数字空间”跃迁的关键一步。旅客无需再为保管纸质报销凭证而担忧,行程结束后180天内均可通过12306平台或车站设备自助申请,发票信息实时同步至个人所得税APP,真正实现“购票-乘车-报销”全流程无纸化。这种“云端”服务模式,不仅减轻了旅客的行囊负担,更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智慧,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轻松愉悦的体验。资料显示,自电子发票试点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旅客满意度持续提升,这正是数字技术赋能民生服务的生动注脚。

  普惠共享,让服务温度“触手可及”。在数字化浪潮中,铁路部门始终铭记“为民服务”的承诺。针对老年人、脱网人群等特殊群体,线下申请渠道与购票人代办服务的双轨并行,让科技发展不再成为“数字鸿沟”的推手。车站售票窗口的“扫码开票单”、工作人员的一对一指导、代办人凭身份证件即可开具发票的便捷流程,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将“适老化”“无障碍”理念融入服务细节。当技术进步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电子发票便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承载着社会温度的民生工程。

  绿色转型,让发展底色“清新明亮”。一张纸质发票的消失,背后是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的深远考量。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后,每年可减少数亿张纸质凭证的印制与流通,这意味着大量木材、水电的节约,以及碳排放的显著降低。铁路部门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用绿色发展的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种转型不仅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更以行业标杆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当每一次出行都与生态文明同向而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越走越宽广。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便捷出行”到“智慧出行”,铁路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缩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铁路服务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马佩瑶)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