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乐 吴金潞
配送解暑饮品、增设防暑设备、实行错峰作业、强化心理疏导……夏意正浓,一年一度的暑运大考,不仅是对运输组织的考验,而且是对一线职工身心耐力的极限“烤”验。
如何让挥汗如雨的铁路人安然度夏?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充满巧思与温情的答卷——一套从舌尖到心间、从体表到内心的全方位“凉”策,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也为运输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空调凉风、冷饮管够,这防护网织得密!”
7月23日,丹东宽甸地区气温直逼40摄氏度,丹东工务段灌水线路车间维修一工区工长张光明,正和工友们在线路上进行维修作业。豆大的汗珠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流,橘色的作业服已被汗水反复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来,师傅们,喝点冰镇盐汽水解解暑。”段里的“清凉小分队”及时出现,将透着阵阵凉意的汽水递到他们手中。
“这水真解渴!”张光明仰头畅饮,一股清凉瞬间从喉咙涌遍全身,他抹了把汗,黝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和张光明一样,沈阳局集团公司数万名一线职工在酷暑中收到来自组织的关怀。由于今年夏季辽宁、吉林等地气温略高于常年,沈阳局集团公司早在6月初就启动了茶叶、白糖、绿豆等防暑物资的采购计划,筑牢物资保障防线。
暑运期间,针对不同岗位的作业强度和环境特点,沈阳局集团公司各单位因地制宜开展送清凉活动,将冰镇西瓜、酸梅汤、盐汽水等防暑食品准时送达一线。
在吉林机务段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朱学恒刚从闷热的机车内钻出来,同事就递过来一碗绿豆水。咕咚咕咚……几大口下肚,朱学恒高兴地说:“感觉浑身的燥热都被压下去了,劲儿又回来了!”
清凉的保障,由内而外。沈阳局集团公司各单位按需购置空调、冷饮机等设备,改善职工作业和休息环境。
苏家屯车辆段集中为各车间保休室更换了36台高效空调,新购置17台热水器、7台冰箱冰柜。“以前保休室闷,躺下就是一身汗,现在空调一开,躺下就能睡着,下午干活精神头足多了!”一位刚下夜班的检车员惬意地说。
通化工务段梅河口线路车间对作业场地的纱窗进行检修,确保通风、凉爽、防蚊。山海关站运转车间贴心地为露天作业职工配发了冰丝面巾,防止烈日晒伤皮肤。
从保休室的清凉到随时畅饮的冷饮,再到贴心的防晒用品,一张立体的“清凉防护网”正在高温下发挥关键作用。“空调凉风、冷饮管够,这防护网织得密!”锦州机务段锦州检修车间机车钳工吕天骄说。
“现在不一样了,错开日头,干活安全又舒坦!”
“以前夏天作业有点遭罪!大中午顶着日头干活,作业服上一片白色的盐圈圈。”沈阳工务段沈阳线路车间工长吴宝峰说。
说起过去,这位在线路维修岗位坚守了二十多年的“老铁路”语气中满是感慨:“现在不一样了,错开日头,干活安全又舒坦!人舒服了,干活时脑子更清醒,安全也更有保障。”
吴宝峰口中的变化,源于沈阳局集团公司夏季大力推行的错峰作业模式。针对线路维修、接触网检修、调车作业等户外高强度作业,该局集团公司科学研判,精准施策,采取灵活安排作业时间、实施轮班制、延长休息时间等措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户外作业。
裕国站积极协调沈阳局集团公司调度所,科学制订作业计划、合理运用调车机,在保证完成作业不产生憋堵的情况下,将原本集中在高温时段的工作,尽可能分散到相对凉爽的清晨或傍晚。
该局集团公司各单位还配备了标准化“防暑药箱”,内含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人丹、清凉油等12种药品,药箱旁还张贴着清晰的药品使用说明和应急处置流程。
“药箱定期检查,用完的马上补充,必须保证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真管用!”通化工务段梅河口线路车间安全副主任李洪祥一边检查药箱一边说。
“心里的燥热,仿佛被一阵阵清风带走了。”
7月17日,在梅河口车务段,一场别开生面的防中暑实战演练正在站台上进行,职工们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防暑药品、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救互救。近期,值班干部每日点名时,除了布置任务,也会多问一句:“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这看似平常的问候,却传递着“关爱自己、健康工作”的理念,让职工备感安心。
持续的高温“烤”验,容易引发职工情绪烦躁、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沈阳局集团公司将心理疏导纳入高温防护体系,努力为职工拂去这层“心火”。
情绪波动需要敏锐捕捉。各站段建立起“高温情绪监测”机制,班组长们多了一个新角色——“情绪观察员”,班前会上察言观色,发现情绪低落的职工及时沟通、提供帮助。
面对暑运期间繁重任务带来的压力,沈阳客运段动车二队党总支精心准备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课程聚焦于提升列车乘务员遇到突发情况下的沟通技巧与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强化服务技能。
“心里的燥热,仿佛被一阵阵清风带走了。”该车队列车员刘婷颇有感触,“学会自我调解后,现在再遇到高温客流量大的情况,心里稳多了。”
针对新入路青工应对高温天气经验不足、情绪易受波动的实际,丹东站构建起“党支部+班组长+包保干部”的多级包保体系。他们日常注意观察青工的情绪变化,一人一策动态调整关爱措施,让青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精心编制的“凉”策,背后是各级组织对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和真情呵护,正是这份温暖让职工能够清凉度夏,全力以赴打赢暑运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