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时03分,45720次列车满载着3198吨粮食缓缓驶出东来站,前往赤峰南,经过重新编组后将驶向北京、河北等方向。以此为标志,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累计发运2000万吨粮食,创近年粮食运输新高。
面对管内粮食运输需求迅猛增长的态势,国铁沈阳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立足服务“三农”,及时启动粮食运输,积极对接运输需求,优化运输组织,保障运输安全,畅通“北粮南运”通道,将粮食安全畅通高效运向全国各地,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粮食运力需求旺盛的实际,国铁沈阳局积极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粮食和物资储备主管部门、大型粮食生产流通企业,建立日常沟通机制,精准掌握运输需求和市场保供需要,加大集装箱、车辆等资源保障力度,及时安排充足运力,确保粮食流通顺畅。
同时,依托95306货运系统,24小时敞开受理业务,并根据客户需求,实施“一站一策”“一企一策”,逐日逐站逐车落实货源,协调装车需求和运力衔接,并实施价格优惠,为当地客户提供优质运输服务。
作为全国饲料生产大省,山东省内各大企业的玉米需求量很大。玉米的重要产地——吉林省白城市的玉米源源不断运往山东省。位于该地的白城车务段,紧扣“北粮南运”黄金期,组建营销团队,深入走访周边市、县及企业,了解存粮、运输需求和装卸设备情况,宣介铁路运输政策。同时,超前预测市场变化,多渠道捕捉市场信息,摸清公路运输成本,出台价格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抢占市场先机,积极展示国铁沈阳局在稳定供应链、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的担当作为。
根据不同形态粮食推行精细化车辆匹配方案,针对散装粮食增加敞顶集装箱使用,通过机械化 “顶部灌注 + 苫布加固”降低损耗,针对袋装粮食采用“无缝换乘”货不落地的直装模式,规范摆放消除刮损风险,减少二次装卸损耗。
在对粮食的运力保障上,国铁沈阳局组织调度所科学高效编制粮食装车日计划,并采取优先安排去向、优先配备空车、优先组织装车、优先挂运放行的“四优先”措施,24小时动态掌握粮食企业运输需求,随时作出运力调整,确保粮食流通顺畅。
国铁沈阳局还借助港口优势开展铁水联运,畅通北粮南运“下海”通道,在吉林和长春等地区组织开行整列运至大连、营口等港口的集装箱和散粮车循环班列,实现与港口、班轮航线有效衔接,大大减少运输时间。
今年以来,位于吉林和长春周边的农安、德惠、营城、榆树、舒兰等地有大量粮食运往全国各地。国铁沈阳局组织长春铁路物流中心积极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等重点大客户建立沟通机制,聚焦粮食企业的运输需求,依托港口功能优势,携手中铁集装箱沈阳分公司、海运公司,积极推广“铁路+水路”“班列+班轮”等铁海联运运输模式,设计开行“一单制”物流产品,畅通北粮南运下海通道。为保证货物运输时效及运输质量,这个中心积极协调优化集装箱、敞顶箱、顶开门集装箱等多种箱型,加强装箱组织,并根据船期倒排装车及开行计划,保证了各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整体运输效能,有效压缩了综合物流成本。
5月22日,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满载3000吨玉米从吉林榆树站发车,预计15小时后抵达辽宁营口港,随后搭乘海运货轮驶向广西钦州港,全程运输时间从18天压缩至13天,有效降低了粮食物流成本。
此次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的开行,是国铁沈阳局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的又一举措。与传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相比,“一单制”运输具有“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特点,减少客户与铁路、航运等多个承运人逐一沟通协商单证交接、短驳运输、货物换装等环节,客户还可全程追踪货物去向,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有效压缩了综合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国铁沈阳局共运输粮食2111万吨,日均装运1739车,同比增加53%,为助力市场供应稳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充足运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