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急之下破车窗,安全红线不可忘

2025-07-05 11:29 来源:金羊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情急之下破车窗,安全红线不可忘

2025年07月05日 11:29   来源:金羊网   

7月2日,有网友称,其乘坐的K1373次列车中途发生故障紧急停车,因车厢不通风,闷热难耐,有人破窗通风。事件引发关注,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可以想象,当K1373次列车因突发故障停车,对于待在车厢内的旅客来说闷热是一种煎熬,他们的不适与焦虑真实可感。此时,一柄骤然挥起的安全锤,击碎了车窗玻璃的同时,也击碎了公共安全的防护屏障。车窗破了可以更换,但是,“破窗效应”却不可小觑。

出行途中,安全至上。砸窗通风虽能解一时之急,却可能打开更大的风险之门。比如,飞溅的玻璃碎片可能划伤周围乘客,失控的效仿行为可能破坏列车结构完整性,一旦发生次生事故,紧急疏散通道也可能因此受阻。再者,如果列车停运破窗合理,那么,今后会有多少列车在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下被打开这样的安全“缺口”?而且,不管是火车、轮船、公交车、飞机等,都不可避免有这样的临时停运、停飞或晚点现象,在一时的难忍面前我们难道都可以如此抡锤破窗?结果不言而喻。

值得深思的是,当乘客挥起安全锤时,列车的应急预案是否已充分激活?事件后续发展给了我们答案:在破窗行为发生前,列车乘务组已迅速行动,开启了每节车厢的换气窗,并将部分身体不适的旅客安排到人数较少的软卧休息。铁路部门已采取合理措施,尽可能改善酷热情形。况且,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和旅客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不管是从自身安危,还是从旅客安危来说,他们也不至于让旅客忍受到需要“砸窗自救”的程度吧!

情急之下的自救值得体谅,但规则的生命线不容突破。安全锤本应在极端险境中为生命开辟通道,而非成为情绪宣泄的工具。每一柄悬挂在车厢的安全锤旁,都标注着清晰的使用说明:仅在列车起火、倾覆等重大险情中,由工作人员指挥使用。砸窗通风已偏离了安全锤设计的初衷,模糊了紧急避险的边界。不管何时何地,让自救冲动压倒协作精神,公共安全的大厦就可能产生裂痕。可见,公安部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也正是对这一安全底线的重申。

出行途中,人人都是安全员。此次发生在停运列车上的破窗事件,也是一堂公共安全课,警示我们,在汗水与焦灼交织的时刻,比破窗更重要的,是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安全认知;比玻璃更坚固的,是人人守则铸就的应急长城。在列车上,遇到险情先要联系乘务人员,相信他们的专业处置能力;非极端情况不动用安全设备,要守护应急资源完整;危急时刻要互帮互助,用秩序凝聚集体力量。

车窗破了可以更换,但安全防线的裂缝却需要更大的代价去弥合。停运只是“情非得已”,破窗未到“万不得已”,为了安全,不妨多些理解与忍耐。愿每一扇明净的车窗,映照出的不仅是窗外流动的风景,更是窗内牢不可破的安全共识。(菲菲)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