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力提效

2024-05-21 07: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力提效

2024年05月21日 07: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董添

  近期,多地针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出台一系列政策。山东明确提出,今年将开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2万套,年内还将继续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公租房500套。云南大理发文明确,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人才住房。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符合保障条件的工薪群体自主选择是否参与配售或租赁。

  根据国务院部署,2023年人民银行设立了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支持济南、郑州等8个城市试点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一年多来,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商业可持续的租赁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为消化存量住房、建设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新市民住房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央行统筹考虑政策衔接,将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并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管理,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障性住房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种,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按照要求,城市人民政府要从解决困难工薪人群住房问题入手,根据供给能力,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准入条件,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工薪收入群体。

  之所以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是因为此前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轮驱动”存在一长一短的情况,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在住房供给中占比偏低,不能满足需求,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一二线大城市,由于房价高,部分工薪收入群体买不起商品住房。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在新形势下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要求,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

  国融证券研报显示,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正在持续发力,后续有进一步加码空间。随着稳需求、保交楼的推进,楼市销售有望出现边际改善。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进背景下,部分被列入房企融资“白名单”的头部民企有望迎来信用修复。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