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

 
刘忠奎、江小鱼谈话剧《风华绝代》
3月27日10时30分,话剧《风华绝代》出品人、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巨龙文化公司总经理刘忠奎,著名电影导演、文化评论人、影评... 详细>>
本期嘉宾

刘忠奎 话剧《风华绝代》出品人

江小鱼 著名电影导演、文化评论人

访谈时间:2015年3月27日10时30;

策划:成琪 主持人:龙煦霏

访谈精粹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本期的《文化名人访》,我是主持人煦霏。2015年的1月25号,由刘晓庆主演的话剧《风华绝代》在北京保利剧院完美收官,可以说这部话剧呢,创造了业界的种种奇迹,那么在节目的开始之前,我们先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那么小片过后呢,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邀请到的二位嘉宾,他们分别是话剧《风华绝代》的出品人刘忠奎先生,刘老师您好。  
 
 
  刘忠奎:你好。  
 
 
  主持人:欢迎您,另外一位是著名电影导演、文化评论人江小鱼先生,江老师您好。  
 
 
  江小鱼:主持人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开头看到了这个《风华绝代》的一些相关的一些情况,我们也知道这部剧风评非常地好,可以说创造了业界的很多的奇迹,那么想请刘老师您先自己评价一下这部作品,您总体给打多少分?  
 
 
  刘忠奎:这个话剧呢,我觉得我个人认为吧,因为我做了几十年,从话剧来讲,我觉得算90分吧,因为这个话剧是已经制作了两年半,演出159场,实际上有一年停演,因为晓庆有电影,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叫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年半演了159场,另外票房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再有就是观众反响甚好,我觉得算经典的话剧。  
 
 
  主持人:所以说也就是在口碑和艺术水准上面,包括票房上面是几个方面都是丰收的,所以我觉得您还谦虚了,那10分您觉得。  
 
 
  刘忠奎:继续努力。  
 
 
  主持人:继续努力,江老师您觉得呢?这部话剧您觉得整个的评价怎么样,或者您给打多少分?  
 
 
  江小鱼:打分是吧?  
 
 
  主持人:是。  
 
 
  江小鱼:我觉得为了别让刘总骄傲,我觉得应该是99.99分,还有0.01分还有个空间,要不然100了,刘总没法进步了,他要不进步,我们就没法看到一些更很好看的话剧了。  
 
 
  刘忠奎:谢谢,谢谢,谢谢。  
 
 
  江小鱼:0.01分是针对他这个戏的未来,因为我觉得这部片子它已经构成整个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无论是它的题材还是表演,包括它整个的这种在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的现状,因为一部话剧持续性地演了这么多年,目前在中国的当下,你看当年老人艺有很多片子经典的,但是在新时期之后,我觉得这种作品其实特别特别少,而且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整个的很多的话剧,它实际上已经完全不像话剧了,它是各种杂耍,或者是各种的恶搞等等。  
 
 
  主持人:拼凑在一块的。  
 
 
  江小鱼:拼凑的一些东西,而且是一些,应该是叫快餐文化比较弥漫的一个年代,然后我们在我们的这个话剧舞台上,能看到一个当下创造的一个经典的东西,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  
 
 
  主持人:我特别同意您的说法,因为现在很多话剧都是这种四五十年代,满足一种年轻人的这样的一种,可能几个小时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包括用一种网络语言,用一种新潮的一种方式去表达,但其实深刻地去想,它并没有很多的这种文化内涵和积淀在这里面,那刘老师请问您,刚才我们也提到,说这个是全球巡演,整个在其他的国家也都是有非常好的这样的一种口碑和评价,那您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盛况是怎么样的?  
 
 
  刘忠奎:好,我们这个话剧呢,除了在国内的92个城市之外,在香港、在台湾、在美国连演了十几场,在台湾呢,好多一些像(马英九)的夫人,吴国雄的夫人,还有好多文化老手都推着轮椅去看,看完之后那种场面非常壮观。在香港也是如此,包括杨振宁老先生,包括林青霞、刘嘉玲她们都观看了。在美国更为突出,我们在美国去了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据当地的媒体和话剧的观众来报,就是除了梅兰芳之后,刘晓庆这次是第一次那么火爆,场场爆满,而且观众的反响全场真是非常,就是都沸腾了。我们在美国的几个城市呢,还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五所世界大学的邀请,跟一些学生、老师、华人进行交流,所以刘晓庆谈她的艺术人生,谈她对话剧的创作和感悟,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我们在安理会进行了一些活动。所以在美国之行,用我们自己的经典语言来答,就是所有的演出都认为算是最佳的,从票房上,从观众上,从媒体上,包括从所有的城市的议员、市长,我们去美国去了12天,获得证书获了13个,就是当地的市长、议员看完之后,就给了刘晓庆一个最高的评价,给天津人艺,给导演、给化妆师,给我们巨龙文化所有的都是最好的评价,所以我们今年、明年可能还要去,带着不同的好的作品,打开市场,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开花结果。  
 
 
  主持人:对,也特别给我们中国人提气。  
 
 
  刘忠奎:对。  
 
 
  主持人:我们这个文化走出去也算是一个助力的一个过程,那能不能透露一下票房大概有多少?  
 
 
  刘忠奎:票房现在我们应该在两三千万吧。  
 
 
  主持人:在话剧上很不容易了这个成绩。  
 
 
  刘忠奎:因为我们这个话剧吧,形成了一个规模之后,现在从今年在保利演出完,算暂时的收官,但是呢,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城市还有邀请去,所以用晓庆那句,我们《风华绝代》就是小型提款机,随时演随时爆满,我们在保利演了5次,在北京演了7次,两年多演了7次,而且这个话剧演的时候基本没有宣传,场场爆满,这就是一个经典、精品的效果。  
 
 
  主持人:其实像刚才江老师说的,以前人艺的一些剧也是场场爆满,但我觉得很多是基于它是对于一种经典作品的改编,有的人本身是对这个作品的内容,包括有他自己的这样一种理解,所以他对话剧也是很喜爱,像您说的,我们这部剧之前是很低调的,没有投入很多媒体的轰炸式的宣传,而产生的这样一种效果,同时在现在整个话剧,包括演艺行业相对来说还不是处于一个最高峰的情况,有这样的一种票房收入,是很可喜的一种表现,那江老师您觉得,因为我看过之前有人评价说,这部剧是整个话剧巡演的一部标杆作品,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江小鱼:对,所谓的标杆就是一个是它首先在内容上面,对吧?它整个艺术水准上面,它是一个,你看从这种长演不衰,就能看出它本身的艺术的魅力,第二呢,本身它的这种像刘晓庆这么一个算是艺术家,那么她也一直伴随着这部片子的成长,因为很多我们现在看见,很多的这些,一些话剧也好,舞台剧也好,它有时候为了一个噱头或者一个炒作,可能前一两场由明星来演,对吧?完了之后把这个炒作宣传完成之后,完了出于各种动机,最后可能就B角、C角去演,就名不见经传演,但是这部片子自始至终都是刘晓庆在演,就可想而知她本人对这部片子的一种喜爱程度,一定是由个片子本身带来的很多的正面的某种东西引发她一种热爱,我觉得这种合作上,也就是说跟出品方的合作,也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我们现在很多出品方跟明星之间,他有很多的纠纷和互相的埋怨。第三他在产业链上,它是一个就像刚才说的,它是一个随演随火,随时演随时火,而且也不用去做这种所谓的这种宣传,因为它已经在长年中间,它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口碑,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无论从哪个角度,从艺术上,从这种合作的程度上,以及从它的整个的产业链上,它都是我们整个中国话剧产业里面,非常少的这么一个非常和谐的例子,所以他当然应该是一个标杆。  
 
 
  刘忠奎:我觉得这个话剧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那个演出吧,就是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基本都占了,首先来讲天津人艺,这个团他是建团60周年,而且这个团从院长到导演到制作人到演员,他们三年来真是兢兢业业,因为我带团也比较多,我觉得天津人艺是一个特别好的团,晓庆每天去了就跟家人一样的,我们每天都有一个仪式,他们叫庆典,给大家带礼品、化妆品、小吃,还有新鲜的东西,他们经常搞一些游戏。  
 
 
  主持人:整个那种排练的氛围特别好。  
 
 
  江小鱼:有家人的感觉。  
 
 
  刘忠奎:晓庆和天津人艺都演一个魂,不演壳,就是往往一个戏第一场好、第十场好,到后面演的皮的,质量下降,所以大家一定要认为,从晓庆来说,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她一直是带着这种感情、情节去演,像天津人艺也是如此,就一个跑龙套的都非常认真对待,还有就是我们导演(田继新),田导呢,这个戏真的是他的顶峰之作,当然他有更多的戏,他每天随时都在调整一些戏的情况,灯光情况,服装情况,所有的方面,还有毛戈平老师,所以在演出中一丝不苟,包括我们服装师赵燕,所以说我们这个销售团队也是非常认真的。所以一个戏的成功呢,是大家的努力,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做好。  
 
 
  主持人:听了二位的介绍,我觉得确实因为好多所谓的很成功的商业作品,到最后可能都会出现一些比如说演员跟当时的班底有一些摩擦,或者是因为第二部,因为自己的片酬可能长了,但是像晓庆老师,因为她本身她自己的作品也很多,她每一次的演出她都是亲历亲为的,像您说的,每一天的彩排都是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很饱满地去加入其中,而不是说好像我之前彩排过,我这个戏我就很熟了,我就按照我自己的这个即定的感觉去走就好了,不是这样一种,所以这也是这部话剧能够这样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其实您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在和天津人艺合作当中也是非常愉快的,那我们就想问,因为您是在经营着一家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下与他们有这样的一种合作的机会。  
 
 
  刘忠奎:因为我觉得我做演出主要考虑市场,内容和市场,首先来讲,我们做话剧做了好多年,也是从一点点了解到逐步地深入,包括四世同堂是我们全程总代理,也做了将近200场,对这个戏呢,我们在三年前就策划了,首先考虑一个好的演员要有好的团队,就是红花配绿叶,所以天津人艺这个团非常优秀,演员功底扎实,而且适合这个题材,《风华绝代》赛金花这个情节的,他们特别适合演年代戏,再加上天津人艺这个戏整个这个团的风气非常好,就没有出现任何的状况,比如长钱的,比如说挑毛病的,因为这个演出200场近,所以大家很辛苦。  
 
 
  主持人:时间跨度,体力都是很长,对。  
 
 
  刘忠奎:所以从我们销售、安排都非常细腻,再加上天津人艺这个团的品位比较高,和晓庆老师的融合像家人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个不错,好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部话剧的成功,其实也离不开我们整个运营模式的成功,那想先请江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在国内和国外一共话剧运营的模式都包括哪一些呢?  
 
 
  江小鱼:现在国内跟国外现在现在整个的模式,它会略有不同。比如国内的话我觉得从总体上它其实分成两种,一种是体制内的那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体制外的,体制内的就是我们以前那些各种的机构,比如说这种戏剧机构,它是一个,某种意义上它是个国企的运营方式,而且还有一种就是完全纯商业的,纯市场化的一些剧目和一些项目,那么像刘老师这种是把市场和体制内的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这么一种模型,那么在国外倒不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内,它其实主要是三个特征,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我们以美国的百老汇,那是全球最标准的、最顶级的这样一个戏剧的模式来说,它的那种标配分三块,一块就是它制作人机制,就是它整个是由制作人作为核心,就是类似于刘总这样出品人一个核心,还有一个就是它是剧院的演艺模式,标准模式,它是以一个剧场为中心,以剧场为中心,然后比如他打造一个经典和若干个经典的剧目,就像大家非常熟悉的《猫》,他专门是为猫,他专门做了一个剧场一直演到现在,这个剧院就演这么一部音乐剧,然后形成这么一个一次性投入,然后它的规模化的、延伸性的效益一直到后来,还有一种就是明星效应,比如像百老汇,比如百老汇它整个的剧目里面,一年里面整个演员中间,他有40%其实是明星来参与进来,然后60%是其他的一些演员,那么它通过这种,而且它完全是标准化,就是它一个戏剧出来之后,就跟我们现在吃麦当劳动、吃可口可乐一样,它是标准化的,就是在百老汇它很有意思,比如说他这个演出,他每天在这个剧场演出的时候,它每天会有一个值班经理坐在现场,就是轮流的值班经理坐在现场,因为这个整套演出是有标准的,你问那个李健就知道,他是按照一整套标准给你,你不能说你在中国,你别给我说中国特色,你必须严格按照我的标准,那么比如说一部戏在现场演出,它会有160个非常量化的标准的话,在整部戏里面,那么经理就会一个打勾,就跟我们在那种宾馆的大堂厕所里面,它有一个勾,它是有标准的,这个地方少了你得打勾,它有一个标准,如果今天的这160处里面,比如说第53处发生了错误了,OK,他就要去问,这个错误究竟是演员念台词念错了,还是说你灯光出晚了,还是你的道具弄晚了,他必须要完全一丝不苟的按照这个标准走,如果你连续犯好几次错误,那对不起,走人,它是完全是标准化的去做这件事。所以这个标准化它是一个工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其实目前整个全世界的戏剧行业,它整个标准化,它也是跟着工业革命一起开始的,所以它整个是完全百准。但是在中国,我觉得我是特别喜欢看话剧,除了比如说为数极少,类似《风华绝代》这样的,一般你看我经常看小话剧,我每天去看的是不一样的,那很多是即兴的,总会有一些地方出错,我很难看见说我每天看的是一模一样的,在中国其实现在它是做不到。  
 
 
  刘忠奎:我再补充一点。  
 
 
  主持人:您说。  
 
 
  刘忠奎:其实我们这个话剧呢,从我个人来讲,我一开始就先有结果,后有程序,因为我考虑咱们国内的一些形成一个剧,包括歌舞剧、舞台剧、演唱会,它这个体制有问题。  
 
 
  江小鱼:体制问题嘛。  
 
 
  刘忠奎:谁有权力谁说了算。  
 
 
  主持人:对。  
 
 
  刘忠奎:所以我就想我不能这样,导演他有导演的思路,编剧有编剧的那种浪漫,那种情怀,我觉得跟市场应该贴切在一起,所以我也是对国际化这块有很深的理解,国外就是,好莱坞就是制作人制,制作人就是老大,所以我觉得我从这方面来讲比较下工夫,首先来讲,包括我们道具车,我们原来两部车,两部呢,一部车成本要巡演的话,就得四万块钱,如果92个城市多少钱,3000多万,就别小看这4万,所以我就压缩,当然社里不统一,两个车,一个车不行,盛不下,我说咱们做模块,加高,就这一个节省成本太高了,关键你得替接待方考虑,你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利润,所以各地乙方出现了低成本他就接,所以我们从这么系列着手,包括人员的配制,包括住宿,包括食住行都简化了,演出费都是偏低,所以就达到市场效果了,而且你还演出质量好,又有明星,能不火吗?再有就是今后出品,一定要懂艺术、懂市场,咱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就有的制作人是虚的,他不懂艺术,或者懂业务不懂艺术,所以市场和艺术是统一的,你这两点都做到了,你才能指挥,你才能老大,才能NO.1。  
 
 
  主持人:我特别同意您说的,因为我经常听说,比如说虽然我们知道在中国很多的这种,也有这种导演中心制,制作人中心制,但是如果这个剧组如果请来的就是特别顶级的演员的话,基本这个演员说了算,这个镜头要怎么拍,我今天要怎么休息,因为我本科是学制片的,所以当时我有一个老师在说,我不说名字,在排某一个大腕儿的时候的那个皮班表,他周六周日也要休息,周一到周五一天只能工作八个小时,多了不可以,就其他的演员的戏份都后排,都先排他的,他同时可能会接很多部戏,今天到这儿,明天到那儿,就整个制片人的脑子就一直在跟着他转,但是也不见得会他最后全程是满意的。那这种情况可能其他剧组的一些演员,包括一些其他的工种,就会感觉好像自己没有得到尊重,都是出来付出劳动的,但是他的就觉得好像自己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就会有一些情绪。像您刚才说的,我们就引入了的是这样一种形式,包括有很多标准,我就要这样去做,我不管像晓庆老师这种非常著名的艺术家,还是我们人艺的其他的这样一些,包括您说跑龙套的,我都得到一个尊重,我们都是一视同仁的,那在这个里边,好多人都会觉得工作上的态度就是端正的。  
 
 
  刘忠奎:所以好多细节特别重要,你比如说吧,从我们巨龙的销售团队,天热了给大家熬绿豆汤,送凉油,送一些好的消暑的,到冬天了,到春节了我们送一些礼品,这些细节大家都特别感动,所以我刚才跟小鱼老师也谈到了,细节不见得,也不光是决定成功,所以一个戏,一个产品出来了,是需要多方的团结,多方的那种柔和,就跟柔和剂一样,柔在一起他就舒服,柔不在一起他就散布,所以这种情况呢,因为我做市场比较多了,我可以说是从过去带团到演出,到演唱会,到大型活动,所以我吸取了好多教训,用在一个新的产品上,感觉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