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舆情:
从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看中华文化传承之路
    据《光明日报》报道,85后长沙小伙汪鑫辞去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公务员职务,投入到日本歌舞伎的学习中,梦想成为中国歌舞伎第一人。9月,汪鑫将赴日留学。他称歌舞伎是艺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小编认为,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是十分值得支持的,不过学习歌舞伎为什么非要去日本呢?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有很多古老的艺术正在面临着失传和濒临绝种的境地。日本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从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为何传统艺术后继无人?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日本的和服文化如何传承?

 

    和服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千百年来和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日本人生活的息息相连。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 

     1.每年都有“和装节”

    近年来,日本人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包括和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日本国会有一个“和装振兴议员联盟”,这个联盟的议员在参加国会活动时,通过身穿和服来表现对传统服装的传承意识。另外,还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和装节”。这种思想如今也获得了政府的首肯。2002年,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文化部)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礼节意识。

    2.“装道”也是一种修炼

    此外,在日本还有很多团体在从事着传统服装的推广工作。“(社团法人)全日本着物咨询协会”就是一个得到正式认证的权威团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制定和服的着装、礼法的相应准则并进行操作指导。会长山中典士还提出了“装道”一词。他认为,和茶道、花道一样,传统服装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装道”可以让人们通过着装和相应的礼仪作法来获得一种身心的修炼,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这个协会40多年的努力下,目前日本和服咨询师资格持有者达到10万人,并培养了500多万和服爱好者,其中达到礼法资格认定的有3万人。

 

    2010年成都汉服被烧事件:源于几个“爱国青年”对日本的愤怒,他们决心反日反到底,将他们所认为的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全部打倒。一天,他们在德克士见到了这位穿“和服”的女孩,于是便强行叫女孩脱下所谓的“和服”,当街烧毁,哪知,他们烧的所谓“和服”,却是承载了汉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民族服装——汉服。

    小编有话说:日本已经意识到,二战后很多传统礼仪日渐式微,所以在提倡和服文化的同时,传统礼仪教育也在不断得到重视。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日本人对于传统服饰的喜爱。大街小巷里老能看见身穿和服的年轻人,日本的和服已经成为了一道传统文化的风景线。而在中国,中国人不认识自己的民族服饰,还将中国的传统汉服当成了日本和服,这是闹了多大的笑话啊!

韩国文产发展迅猛 传统文化是如何保护的?

    刘云松、陈娟娟《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一文中指出: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对民族传统文化从观念和行为等各方面的有力保护和传承。

    第一: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同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有很相似的地方。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端午节真正发源地在中国的实际是莫大的冲击。现在,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韩国还有到文庙祭祀孔子孟子的习惯。在传统的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仍然还设立有“忠孝教育馆”经常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至今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元代时的“朱子家礼”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因此西方有些学者把韩国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

    第二:政府的有效管理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制度保障。

    自“文化立国”的战略提出后,韩国先后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还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韩国还设立多个专项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在首都首尔有众多的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地球村民俗博物馆、丝绸刺绣博物馆、韩国钱币博物馆、农业博物馆、泡菜博物馆、瓮器民俗博物馆等。向参观者全面展示韩国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农业、手工业、娱乐、婚丧、祭祀等各种民俗场景和实物。

    第三:韩国电视剧是韩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工业的成功结合

    韩国认真思考和研究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其他周边国家地区的国情和文化。立足自身的文化和地理优势,巧妙地把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工具有机的相互结合,多方位多渠道的向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推销他们引以为自豪的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有着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大长今》在韩国和香港热播后,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大长今》风,众多的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外,其综合效应不断扩散带来了包括旅游、文化产业等一系列商机。

    小编有话说:在韩国,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民众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韩国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与他们重视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经济与传统文化为何能双赢?这是我们中国应该向韩国学习与思考的。提高广大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除了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我们更应该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否则,我们的文化产业将失去发展之本和生长之根。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除了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正确领悟我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特征、深刻内涵。

    第一: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民族人民热爱珍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视对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制定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扩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空间 

    小编有话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不是穿一套汉服就能传承汉文化知识了,也不是对传统建筑和乡村拆了又复建就能保护传统文化的。怎样结合国情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刻而又普遍的传播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做的。

总结:

   小编认为,日本与韩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和传承意识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应该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凝聚力,提升民众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接受现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爱上传统文化,乐于传播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切不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
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和特殊经济形态的结合体。从这个概念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成长的(朝阳产业),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1998年间,在人文艺术、娱乐、文化活动、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9.3亿美元。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15%,是第二大产业。美国前400家最富有的公司就包括72家是文化企业。其中音像业已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

    欧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占据在该领域很大的份额。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近邻韩国在这一领域成效卓著。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日本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近二十年来,历届日本政府一直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市场预测、前景分析等信息支持,企业则通过与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来谋求发展。目前日本的文化产业体系已较为完整,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也涵盖休闲娱乐、体育、教育、旅游乃至科技、宗教、社会科学等领域。发展“大文化”产生了规模效应和连锁效应,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1986年,韩国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就已经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后来“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93年韩国政府出台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提出将开发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94年,政府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政策局,开始着手准备制定相关的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同时颁布各种文化政策综合计划,积极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998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并于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2001年开始,韩国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从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知识经济强国和文化产业大国。截至2003年,韩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已占GDP的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文化名人访>系列访谈

 

胡新明、胡光葵:"非遗"只能载体创新 本质不能丢

 

 

杨玉榕、刘健芬:需求是“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要因素

 

 

王金山、赵红育:“非遗”技艺先发展再传承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人:成琪  电话:010-83512266-8329
                     E-mail:chengqi@mail.ce.cn
责任编辑:刘晨  电话:010-83512266-8119
                    传真:010-83543336
微博:http://e.weibo.com/cewenhua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