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舆情:
澎湃新闻掀报业改革面纱 勇气比成败更重要

 

  7月22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团队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短短几天,“澎湃”因锐利的观点、深入的调查、有分量的文章,迅速在网上走红但也争议不断,而东方早报社社长邱兵的那篇个性化的发刊词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不断被刷屏。有媒体称:上一次,中国人如此热烈地围观一家媒体的诞生,应该是2010年胡舒立另立门户开办财新;再上一次,则大概是2003年程益中率南方系干将北上创刊新京报。   

  “澎湃”又一次让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探索上了“头条”。此前,“上海观察”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第一个新媒体项目,已经引得不少人研究咂摸,如今,又有新项目“澎湃”而来,这意味着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的“三驾马车”已经“套”好两驾,只剩“界面”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内容到形式 澎湃新闻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什么?

  UGC转化为新闻源提供可能

  互动性强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UGC(用户生产内容)则成为用户与新媒体互动的桥梁。澎湃新闻就是用户进行沟通与互动的地方。澎湃新闻在每一条内容后都设置了两个按钮,评论问答 评论源自网友对新闻事实的整体性把握,用于了解内容触达用户后的真实反馈情况。问答需要网友对新闻深入思考后,对关键人、关键细节发起理性提问,用户提问是内化成新闻源的关键。

  

  澎湃新闻网页版问答界面

  新闻内容以深度报道、多角度解读见长

  澎湃新闻注重找到新闻当事人以跟进、还原新闻事实,在还原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和深入思考。

 

  读者可选择性跟进新闻

  用户选择“追踪”按钮可持续关注某一条内容,当该新闻有新进展时,系统会把最新动态推送给用户。

  

  澎湃新闻手机客户端新闻追踪界面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日新月异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无论如何变革,分辨事件中的真相与谣言始终是传媒的终极目标。澎湃新闻创新平台,增加与用户的持续互动,将互动内容内化为新闻源,成为UGC的典范。同时互联网时代创造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对新闻一知半解在所难免,澎湃持续追踪新闻事件,努力还原真实,在电子屏幕上做出纸媒的深度,成为一个行业的探路人。

盈利模式受质疑 澎湃新闻能走多远

  据悉,澎湃新闻创办初期商业压力不是很大,因为初期大约三四个亿元的投入,一部分来自政府,还有一部分来自财团。但未来澎湃新闻在人员配备上成本花费巨大,项目团队大概会达到近400,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要铺设记者,在外国也会相继配备属于澎湃的摄影师。不得不说在巨额成本的压力下,澎湃如果缺少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不能在烧钱拉长战线后回笼资金,初期资金用尽的时候,澎湃就会难以为继。对此,中国经济网小编搜集了相关言论进行探讨。

  搜狐公司原副总裁刘春:几篇时政大稿并不意味着以原创内容为特色的“澎湃”网站的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而基于PC端的门户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闻”最近的火爆仍然来自微信公众账号和移动端的转发传播,“澎湃”的未来在APP、在移动端。 

  和讯网作者听风:“澎湃”骨子里是坚信内容为王的,但是作为移动新媒体,其内容的变现能力还需要谨慎审视,流量变现传导至商业变现也许不是移动媒体最根本的生存之路,却是当下媒体不得不面对也无法绕开的一条现实路径。

  深圳晚报社副总编辑周智琛:“澎湃”有点理想,冲一冲总是好的。无论成败,对中国媒体转型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若成功,不可复制;如若失败,也可理解。在当下,办一份类FT中文网能走多远?我很好奇。试错的空间有多大?但无论如何,祝福“澎湃”汹涌!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如果不是公益项目,盈利模式就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未来的路将会越走越窄。但是澎湃项目又是一个特例,因为它拥有特殊的后台——上海报业集团,其旗下拥有的地产、上市公司等资产将承担更多的盈利任务。得到如此雄厚的经济支撑,澎湃项目也就很难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效仿的标杆。

澎湃再掀上海报业集团改制面纱 传统媒体改革继续探索

    去年10月28日,上海报业集团由原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和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组建成立。彼时,上海报业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被概括为“三新一高”——新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发展、新领域的拓展、高水平服务保障。其中,“新媒体”3个字最抢眼,这个在业界一直很受关注的字眼,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如今,9个月过去了。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军团逐渐揭开面纱。

  资深媒体人《博客天下》主编石扉客:“二十五年来,上海媒体第一次大规模地公开宣示做内容做新闻做时政,无论这是官方布局意识形态舆论拱卫的需要,还是文化领域的国资战略突围,我觉得都不是坏事。” 

  南方都市报:“伴随邱兵所撰发刊辞的疯传,这个孕育有时的互联网产品也开始接受一轮轮审视、吐槽乃至嘲讽。生逢混沌时代,又身处媒体行业,凡有所动作总不免招致猜测、质疑,而结论渐趋悲观。如此心态自非澎湃如昨,而是心如古井,但变革与进步从来不会在坐等中到来”;

  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的创办是一个勇敢的选择,在传统媒体业一片楚歌之际,它的诞生令人期待,但也不容乐观。依靠前期的庞大投入,澎湃新闻可谓一炮打响,但更难的是如何将这种澎湃热度保持下去,这必须清晰稳定的盈利模式,否则钱烧完了,澎湃就有可能要凉了...批评、挑刺很容易,动动嘴皮子就行了,但创业是异常艰难的。澎湃新闻的前景并不明朗,将要遇到的坎坷却清晰可见。让我们怀着真诚善意的心态看待新生的澎湃新闻,它的探索,将给正处在逆境之中的传统媒体业提供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祝福澎湃新闻突围成功。”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澎湃新闻的上线,逐渐揭开了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军团的面纱,也将传统媒体改制的讨论再次掀上舆论至高点,关于这个命题,中国经济网小编也有迷茫,但在迷茫中也愿在前辈的探索中获取勇气和经验,毕竟,传媒业始终存在,形式在变,传播信息和观点的本质不变。

总结:

  在整理有关澎湃新闻的相关资讯和评论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网小编脑海里反复闪现传统媒体寻求新型盈利模式的新闻以及前阵子大热的“今日头条”与传统媒体的版权之争。在前端,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在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在后端,媒体生产和加工信息以及盈利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至于移动新媒体到底怎么玩,各家媒体有各家媒体的实际情况。“今日头条”和“澎湃新闻”火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不能代表其他媒体就可以复制这样的成功经验。在互联网的战场上,从来没有一条必胜法则,有的只是对满足用户需求孜孜以求的态度和精神。

移动阅读时代,让新闻回归用户

  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使用媒体和信息工具的核心目的应该依次是以下三条:寻找、分享、创造!

  这三条里的后面两条,应该说大部分媒体都已经意识到了,并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鼓励读者进行分享和创造。但大家却忽略了当前网络信息工具的强大,已经足以让一个普通读者轻松地查找到海量的信息,甚至,有大量的热门信息是主动通过推送、转发乃至订阅等方式被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所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发现他们对信息的诉求从量变成了质。

  首先,作为新媒体工具或者服务,必须能够让用户“寻找信息”的成本尽可能低。这个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努力:

  一.把质量高的文章优先推荐给读者。在同一时间区间内,根据文章质量对文章进行排序 。既然现在所有的文章都可以方便地被社交网络分享了,那么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对文章的反响进行分析,采用算法的形式发现什么文章更受欢迎。

  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让读者优先看到那些被和自己类似的人所推荐过或者赞赏过的文章。

  三.在读者所阅读的每篇文章之下为其推荐相关文章。这需要通过语义分析对文章进行分析,还需要有足够的文章库和一套关联算法。如果同时可以结合对内容质量的判断和排序,这样的推荐显然可以大大减少读者“寻找信息”的时间,更好的是,还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量和停留时间

  四.区分深度阅读文章和碎片快讯类文章,让读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来看。不要光想着“荤素搭配吃饭不累”了,如果把值得精读的文章和新闻快讯类文章放在同一个列表里,这其实会增加读者的寻找成本。

  五,考虑到屏幕尺寸的限制,移动新闻阅读工具应该避免用内容报道所覆盖的领域作为标尺来设置不同的栏目/频道。比如像通信、消费、汽车等等这种分法就都不对,因为你永远无法用细分来满足全部用户需求,而每一个满足了某类用户的细分频道,都意味着其他频道同时在浪费宝贵的手机版面。

  六.如果可能,去打通各个媒体平台,让文章不再有疆界。

  以上建议,其实不论是否移动媒体都适用。新旧媒体之分存乎于心,关键在于当事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对待读者需求的态度。(焦学宁 深圳市易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CEO)

 

【更多精彩】欢迎添加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人:成琪 电话:010-81025311

E-mail:chengqi@ce.cn

责任编辑:于小薇 李瑞慧

传真:010-81025112

微博:http://e.weibo.com/cewenhua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