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3日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875.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在这庞大的人员流动背后,不仅展现了中国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其高效运力补给和精准服务举措从容应对多重客流叠加的挑战,也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民生图景,它既是广大民众探亲团聚的温暖轨迹,也是社会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
科学精准调配运力,畅通民众暖心旅途。端午假期与“六一”儿童节不期而遇,“双节”叠加,使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形成叠加效应。面对激增的客流,铁路部门通过动态分析客流规律,科学组织运能运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及时在热门方向、区间增加运力投放,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2142列,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的可及性和舒适度,有效缓解了客流激增压力。广铁集团采用“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力,通过加派人手、加开列车、动车重联、开行夜间高铁等方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济南局集团公司通过统筹高铁和普铁运力资源,精准匹配客流需求,累计加开高峰线列车60对,安排57.5对热门方向动车组列车重联或长编运行,对20对普速列车加挂车厢73辆。这种依托“大数据预判+弹性供给”的模式,既避免运力浪费又精准匹配需求,让流量分配更有温度,“说走就走”的旅途不再“一票难求”。同时,铁路部门注重不同旅客群体的出行需求,精心开好旅游列车、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满足了旅客出行“走得好、坐得稳”,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提升站车服务品质,彰显服务民生温度。从优化购票流程,到智能导航指引候车;从“静音车厢”守护宁静,到重点旅客群体全程接力帮扶;从平价餐饮需求保障,到站车餐饮品质提升,让“温馨旅程”从承诺变得可触可感的现实。列车上,乘务员们热情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让旅客在夏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温馨。列车餐车根据运行线路特点,推出地方特色的餐饮供应及点餐送餐服务,温馨服务让旅客体验到“家”的感觉,也享受到了假日旅途的轻松愉悦。车站里,旅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检票进站、候车乘车,他们耐心为旅客答疑解惑、搬运行李,用热情和微笑传递温暖。广铁集团通过客运大数据平台,动态优化车站进站流线与换乘通道,安排专人在关键时段在重点区域进行疏导指引,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群体,在车站设立“爱心驿站”及专属服务区域,提供免费行李搬运、全流程陪同引导等“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让特殊旅客出行无忧;成都东站等枢纽与地铁、景区观光车实现“时刻表对齐,无缝换乘网络将铁路辐射半径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处处体现着铁路部门对旅客的关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服务质量提升融入每一处细节里,全方位用实际行动提升旅客出行幸福感,让旅程充满浓浓的温情。
粽享端午精彩互动,感受别样文化体验。端午出行,不仅是时间空间的跨越,更是文化的相遇。全国千余个车站和部分列车开展的“美好旅途,‘粽’享端午”文化娱乐活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务过程,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交通场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走进车站,合影墙吸引旅客前去打卡,端午知识问答、诗词接龙等活动趣味十足,传统舞蹈曲艺韵味满满,让候车时光化作沉浸式民俗课堂,旅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登上列车,包粽子、编五彩绳等传统活动轮番上演,龙舟、粽子造型的拉花相映成趣,旅客在旅途中就能体验“穿越千年”的端午仪式感,让飞驰的列车成为传承文化的“移动讲堂”。广铁集团精心策划“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主题活动,组织旅客参与香包制作、五彩绳编织、粽子DIY等民俗体验活动。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等车站候车室内,猜灯谜、舞狮表演、歌舞秀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西安北站的“长安十二时辰”快闪,带旅客重回盛世长安。当传统与现代在站车里交融,它不仅精准回应了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旅客带着节日祝福与美好回忆踏上旅程,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当粽香弥漫列车车厢,铁路旅程已悄然成为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满载旅客、跨越山河的列车在中华大地上奔赴“诗与远方”,最终在每名旅客的目的地落下句号。但流动的故事永不停息,就像列车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每一次启程都孕育着新的可能。(谭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