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库首页 > 行业分析  > 正文
中经搜索

长沙市开福区:虽“老”却“潮”,这些老街何以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2024年05月16日 12:11    来源:中国网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长沙迎来客流高峰。五一商圈、太平老街、潮宗街等热门地段,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在国家级文旅休闲街区潮宗街,“繁花Show好戏,风雅潮宗街”国风假日活动在此开场,国风怀旧、黄包车等一系列主题场景营造沉浸式的民国复古风情;精彩迭起的创意表演;趣味好玩的互动体验,强势吸睛,现场欢乐频出。

  长沙老街走红出圈,年轻人爱上了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等文旅体验。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

  国风潮兴起,新中式席卷而来。老街当红的背后,是什么吸引年轻人纷纷扎堆打卡?

  这个“五一”,长沙这些老街火了

  作为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00后群体热衷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热度最高目的地城市,长沙文旅经济热力值依旧旺盛。

  大数据建模分析显示:“五一”期间,长沙总接待游客617.4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72.46亿元,实现井喷式增长。假期首日,长沙市五一商圈人流总量为87.82万人次,较2023年“五一”假期首日增长51.77%。而在五一商圈周边的太平老街、潮宗街同样收获了满满人气,成为年轻人城市漫游的重要目的地。

  “五一”前夕,中国旅游报社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夸克热搜发布《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的数据显示:年轻人对于出游关键信息的搜索,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细分化的特征,旅行观光之外,沉浸式体验、情感连结与精神自洽上升至话题焦点。

  一巷一名、一砖一瓦、一步一景……历史文化街区,沉淀着古朴而又真实的情感,刻满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回忆,如今,在快节奏生活常态下,城市老街变身为年轻人重返慢生活的主场。

  人潮汹涌而至,为历史街巷带来了新潮活力,城市文旅经济在不断调整角度、温度、尺度的老街中澎湃起势。

  提到“潮”,必然绕不开长沙。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老街不胜枚举:太平老街、黄兴步行街、坡子街等经典街市名扬四海;潮宗街、西长街、轩辕街巷等新晋网红打卡地也正加速出圈,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在“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商业共识下,文旅蓝海市场搅动风云,老街如何持续赢得Z时代消费者的青睐?走进长沙开福区老街,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所在。

  老街出圈的背后:既“老”也“潮”

  长沙老街如群星璀璨,位于开福区的潮宗街当属顶流之一,坊间有句俗语:“不入朝宗门,不进长沙城”,足以印证了这一点。

  麻石古道,蜿蜒舒展,灰墙青瓦,鳞次栉比。漫步潮宗街,目睹星城遗迹,犹如百年风云历历在目。品读三贵里、九如里、连升巷、楠木厅等街巷名,老城烟火气徐徐升腾。

  ——老街迷人之处,首先在于历史与人文。

  潮宗街,又名“草场门正街”,北到营盘路、南到中山路、西至湘江大道、东至黄兴北路,宋、元、明三朝都在此处砌有城墙,是长沙市目前仅存的3条麻石大街之一。街巷串联虽复杂而紧密,但处处恰逢“惊喜”。

  作为连接太平老街和潮宗街的关键纽带,西长街的烟火气更加浓郁。西长街可回溯至明代,仿吉王府西长安街而建。在老长沙人的记忆中,这里是市井生活的集聚地,无论是晚清时期的米市,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水产市场,街道上从来都是热闹非凡。如今,它仍承袭着老长沙一贯的烟火风情。

  时代瞬息万变,城市文旅经济光靠老街历史文化的沉淀还远远不够,玩转流量的网红文旅城市长沙,更懂年轻人的需求。

  潮宗街何谓又“老”又“潮”?去年,在全网票选“最长沙”打卡地活动评选中,潮宗街在大众熟知的30个候选网红景点中一骑绝尘,数度“断层式”第一。

  ——高人气的背后是老街对新潮的把控。

  因“潮”出圈,这里不仅仅是人流打卡地,更是潮店聚集地。目前,网红书店长沙十二时辰、空空客厅民宿、Randomevent湖南首店、青创空间已相继落户街区。创新的业态、丰富的体验、多元的场景,让潮宗街成为城市烟火气、潮流范、文化味的缩影,为长沙城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作为“老长沙底片”,城市老街从展示长沙人文风貌的“城市客厅”蜕变成触发游客心灵脉动的“精神家园”,正不断向世界传递出“最长沙”的精神风貌。

  这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变”与“不变”

  提到古镇、老街,过去人们对其印象莫过于碧水古桥、青瓦红墙,以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为样板,比如相继出圈的周庄、同里、西塘、乌镇,以及湖南的边城凤凰。走进古镇,漫步老街,在年轻人这里成了一种新时尚。

  显然,古镇建筑要想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必须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又要“以变求存”。在这方面的探索,长沙开福区可谓创下先锋之举。

  2018年以来,开福区政府严格秉承“街巷格局不变、空间尺度不变、文化记忆不变”的三大原则,通过“补短、精点、优线、活片”四大举措,持续推进街区有机更新,不仅疏通了街区地下管网,还建设了小型消防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街区文物保护和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其中,如里公馆群、潮宗街教堂、金九旧址等多处文物点,在开福区文旅部门组织修缮下迎来焕新,打造了潮宗街历史陈列馆、新文化书社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文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更加彰显。

  持续升级改造,让老街焕新风采。去年,潮宗街上榜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长沙宝藏街区的新晋流量网红,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除了在文物修缮方面做足文章,开福区对于古街业态焕新的思考更为出彩。

  目前,潮宗街已形成文创设计、潮流品牌、民宿餐饮等发展优势,成功打造了七里三分、共悦街区等特色街区。

  去年,开福区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成立了万达-潮宗商圈联盟,向北连通西长街、潮宗街、西园北里等历史文化街区与步道,加快建设文和友西长街新一代餐饮文化标志性项目,串联打造网红打卡消费地和城市慢生活聚集区。

  从老长沙的市井气息到新潮流的多元文化创意,开福区潮宗街凭何出圈,其答案不言而喻。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再次回到话题原点,古镇、老街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懂得抓取年轻人的心,以真诚回馈真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 1
  • 2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