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陶家家庙 见证了陶家300年沧桑历史(组图)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快讯 > 正文
 
威海的陶家家庙 见证了陶家300年沧桑历史(组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09日 18:06
丛树国

    祠堂是正殿三大间,殿门左右是一幅对联,上联书“维藩绵世胄”,下联书“运笔振家声”,横匾是“世恩堂”三个金字。东西各三间厢房,都是木雕门窗。大殿的两侧各有一只石狮,院里四角各有一个花坛。西北角的花坛栽的是紫丁香和腊梅,东北角的花坛栽的是白丁香和茶花,东南角是一株高大的冬青树,西南角是一棵紫薇树。陶家家庙的祠堂建筑腰线以下都是大块的条石,腰线以上都是大号的青砖到顶。椽檐青瓦,雕梁画栋。屋脊和它的两头,以及屋檐和檐角,都有烧制成的云龙鸟兽造型和图案装饰点缀。

    明朝永乐年间,陶姓以军伍身份落户威海,他的后人修建了陶家家庙,这个人就是陶家的先人陶易。陶易为官多年,最高官至江浙两省布政使。在江浙为官时期,陶易有一徐姓的同僚,两人关系甚密。这位同事曾对他的后人说,将来你们不管是谁,如果到了山东威海,一定要去拜谒陶家家庙。事有凑巧,收复威海后的第二任专员就是这个人的后代,他不忘长辈的嘱托,到了威海第一件事就是为陶家家庙造了匾,并择吉日亲自到陶家家庙送匾拜谒。送匾那天,看热闹的老百姓把整条南街挤得水泄不通。送匾的仪仗队一路上吹吹打打,迎匾的队伍也是锣鼓喧天。当金匾到达陶家家庙门口时,双方的鼓乐手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使出浑身解数吹打起来。一时间鼓乐争鸣,鞭炮震天,好不热闹。
    其实最热闹的,要数正月的陶家庙会。当时传说,正月不逛陶家庙会就不算逛威海,可见当时陶家正月祭祖是多么隆重。进了腊月门,正式祭祖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到了年三十,一切物品都要到位。那上的香是专门从外地采购的几尺长的高香,饽饽是用最大号的锅蒸的,一锅只蒸三个的,所有物品都是上乘且有讲究的。祠堂大殿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正上方是祖先的牌位,牌位前是一大号的条山,摆着米饭、饺子汤水等十八盅,其次是一大八仙桌,摆着鸡鸭鱼肉猪头等十大碗,两边各有一个带耳的方案,堆着小山似的大饽饽。再次是水果、干果四十碟,两边是用油炸的面食造的牌坊,分别放在四大鼎盘里,最前面是香案,摆着香炉蜡台等祭器。等祠堂里的供品都摆上了,基本也快到发纸上香磕头的时辰了。

    除夕晚上,大人们是通宵不睡的。等到了半夜十二点,家族里的人都到祠堂前,按辈分排好队式上香磕头,发纸放鞭炮。祭祖敬天的仪式完后,长辈们各自回到家中等候晚辈们拜年。拜年时,每人手里拿着个棍挑着的小灯笼,按辈分依次到长辈家,这时候长辈们要给晚辈压岁钱或礼品。初一早上,家庙里外张灯结彩,还要请出传家之宝《陶家行乐图》等名贵藏品让众人欣赏。据说这《陶家行乐图》共有四联,其中有乾隆皇帝的亲笔御批,有纪晓岚的墨迹,还有江南才子袁枚等众多达官贵人的题款,上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了陶家先人的为官历程。吃完初一早上的饺子,雇请的响儿(鼓乐班子)就伴着阵阵鞭炮声高腔小调地吹奏起来,以迎接外族的亲朋好友前来家庙拜年。四乡八疃的乡鼓队也陆续来到家庙前,耍龙的,舞狮子的,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轮番上场,看热闹的百姓人山人海,南街成了小城的中心。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直到正月十五。

    当我记事的时候,陶家家庙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红火。尽管如此,那陶家家庙的高大建筑仍然不失当年的气派,深宅大院的格局仍然不减当年的威风。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那静静的古宅是神秘的,院子里的一草一木是稀罕的。脑子里常常寻思,那窗棂上斑驳的油漆不知最后一次是哪一年漆上去的,那瓦垄上的蒿草不知枯荣了多少个轮回。最难忘的是祠堂院子里那一对石狮子,雄师高昂着头,掌下是一个滚圆的绣球;雌狮则表情温和,掌下是一只玩着绣球的幼狮。

    其实这对石狮最初并不在陶家家庙。话说威海地界上陶姓分三支,一支在陶家夼,一支在南北竹岛,一支就是城里的陶家家庙。据说当年竹岛陶姓中一位先生在东北任高级司法长官,退休后回竹岛老家建了一片豪宅,这对石狮子原本就是坐落在这位陶先生府第门前的。后来陶先生身体不佳,友人说是石狮所致,于是陶先生就派人把这对石狮抬到竹岛东海边埋了。可是白天埋了,晚上就出来了(可能是潮汐的原因),连续几次都是如此。又有人建议说,不如把石狮送给城里陶家家庙,反正你们都是陶姓一族的。陶先生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这对石狮就默默地守候在陶家家庙祠堂大殿的两旁,目睹着历代陶家子孙的增减和年复一年的祭祖礼仪场面。每当春天丁香花开的时候,深宅高墙挡不住的清香飘满了整条南街。这时候我们就瞅着大人不注意时钻进院子里,女孩子们为的是折几枝丁香回家用水生着,转眼就跑了。男孩子们却在里面玩个没够。最惬意的是骑在石狮子上,好像自己顿时也威风起来了,用手抚摸着石狮子螺旋式的毛发,好像坚硬的石头也柔软了许多。每一次我都尝试着把手伸进石狮子的嘴里,但又很快就抽回来,生怕它的嘴合起来,那尖利的牙齿咬住了我的手。文革期间,这对石狮又遭厄运,被泼上黑油漆当“四旧”扔到东操场。所幸当时石狮没有和无数查抄的古瓶玉雕一起被砸碎,歪斜着在那里寂寞地躺了好多年。后来整修环翠楼公园时,它们就被安放在公园观海亭前至今。

    威海城里的家庙,大都建在南北街上,就是现在的统一路两侧,建设商业街时也就随其它民房一块被拆除了。陶家家庙也不例外,那高大的建筑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只能留在老威海人的记忆里了。现在每当我路过环翠楼公园观海亭前,总要停下来注视着那对历经沧桑的石狮,那雄狮还是那样威武,那雌狮还是那样温情。它们每天目睹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回味着历史的变迁。我站在那里,用心与它们交流,觉得它们是幸运的,也是令人羡慕和敬畏的。我又一次试探着把手伸进石狮的嘴里,刹那间,儿时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空气中飘来一阵丁香花的味道,那清香麻醉了我的神经,顿时让我兴奋起来,心中产生了要爬到石狮子背上的冲动,忘记了眼下已是初冬,忘记了自己已年过半百,也忘记了这里不是在陶家家庙的深宅大院。(威海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