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名人的童年生活:萨达姆10岁把握命运[组图]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快讯 > 正文
 
领袖名人的童年生活:萨达姆10岁把握命运[组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6月03日 10:42

    阿罗约:“小东西”曾离家出走

    在父亲眼中,已经59岁了的阿罗约可能永远是他宠爱的、长不大的“小东西”,尽管她已贵为菲律宾总统。

    阿罗约的父亲马卡帕加尔早年是个公务员,后来成了菲律宾总统,母亲是一名医生。马卡帕加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政治让我振奋,而她却是能为我生活带来温情和快乐的小东西。”这个“小东西”就是阿罗约。不过,“小东西”4岁时有了一次“失意”。那年,她的小弟弟降生了。她突然发现,父母对她的爱转移了。小阿罗约赌气地跟着外婆到他们在棉兰老岛上的庄园里度假,并且当父母跑去接她时还固执地不肯回家。就这样,她一直和外婆住到了8岁,快乐地享受着外婆对她的溺爱。

    8岁时,父母终于把她接回了马尼拉,并送进全国最大、最严格的阿桑普申女修道院学校,这里聚集着来自显赫家庭的孩子。因此,阿罗约知道,要想成功不能靠家族的名望,只能靠自己的才智。于是,努力的她在学校中永远是优胜者。小学毕业时,她是致告别辞的毕业生代表;中学毕业,这个角色依旧属于她。虽然她小巧玲珑,可所有的功课都非常出色。在同学眼中,她聪明过人,做事一心一意,从不说废话。父亲当上总统后,记者采访时问小阿罗约有什么爱好,她回答说:“我没有这样那样的爱好,因为我是理智型的。”那时,她不过11岁。从此,她就成了马拉卡楠宫(总统府)的少女明星,把第一女儿的形象把握得很有分寸。等到高中毕业去美国念书时,阿罗约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自立能力很强的大姑娘了。

 



    默克尔 


    默克尔:在跳板上找到自信

    在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童年世界里,充满着东、西德从对峙到统一过程中必经的种种复杂情绪。

    1954年,默克尔出生在前西德城市汉堡,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教会牧师,母亲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8周后,她随父母迁往东德。因为牧师的家庭出身,小默克尔总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谨慎。如果有人问到她的家庭,她会含糊不清地回答,使“牧师”听起来像发音相似的“司机”。也因为有西德的出身背景,她总显得跟身边的东德小伙伴们不同。她小时候从来没有穿过东德生产的衣服,因为汉堡的亲戚常常带东西来看望她们,柏林墙建起后,仍会大包小包地寄来食品和衣物。她身上的滑雪衫、牛仔裤,文具盒里的鹈鹕牌自来水笔,都让伙伴们嫉妒不已。作为牧师,他们家还有一些特权,例如有两辆轿车和讲究的书房,而且书房里是普通东德人根本见不到的西方书籍。

    但也许正是这种复杂的生活背景,让年少的默克尔有些胆怯,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她的自信是在跳板上找到的。“我12岁那年在游泳课上练习跳水时,竟然在跳板上足足站了45分钟才鼓足勇气起跳。从那一刻起我就充满了勇气,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