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潜在危险:"恶搞"来者不善 洞穿文化底线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传统文化的潜在危险:"恶搞"来者不善 洞穿文化底线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26日 10:14
陈四四

    一本名为《王熙凤执掌红楼36招》的书封底上介绍,“将凤辣子制人攻心、行权用谋的一整套绝活悟透,学精,学到手,你将在现实的人生中,如同王熙凤执掌红楼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另外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也出现了与本身故事不同的解释:杨子荣有了私生子;白毛女成了商界英雄;孔乙己偷东西是“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了时髦的促销女郎……

    更让人吃惊的是,30余篇中小学经典语文教学篇目在一本《Q版语文》书中集体亮相,其内容与原本内容大相径庭。

    据成都某书城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书一般一次只进30本左右,销售不好也不坏,现在只有两三本了。在这些书中,销售最好的是《水煮三国》等“水煮名著系列”,到去年已经再版23次,每次到书店都很快卖出。相比成都,市州的书店里这些书要多一些。该工作人员说,这些书进货后,很多都运到了各市州的连锁店销售。

    众多名著被重新“包装”,古诗词也不能幸免。太平小学语文老师黄雪梅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上幼儿园时,曾背诵过一首令她非常吃惊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据称,被篡改后的“古诗”在小学生中十分流行,不少“作品”之低下让老师都说不出口。”

    显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全然不顾文化的审美、教育、道德导向作用是恶搞出现的原因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界人士说,这两年来,图书市场中最热闹、最离奇的事莫过于对经典名著的颠覆和恶搞,此类图书让出版商们赚得钵盈盆满。

    作恶校园,反思教育方式

    不少专家和教育者指出,“恶搞”正在洞穿文化底线,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可低估。当“恶搞”由通俗一步步变为庸俗后,对社会,尤其对青少年将形成是非混淆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孩子们将以为他们从“恶搞”的书籍、电影等中看到的是正确的,而对本是正确的观念却认为是错误的。

    日前,记者在成都太平小学听取了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以下是部分观点集纳—— 

    语文老师肖蓉萍:《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原意是让学生学习相互和睦、相互谦让的美德,可是现在的学生对此的解释不是“吃了大的哥哥会打他”,就是“大的是坏的”等等。孩子的价值观正在被误导。

    副校长刘晓刚:孩子们喜欢接受被恶搞过的名著名篇,是因为迎合了其恶作剧心态。成人已经具有判断能力,对名著、民族文化等已经形成自己的观念,具有文化认同感,看到恶搞时第一反应是好笑,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从没有读过名著的孩子,第一次看到的名著如果被恶搞,他们很可能会认为第一次看到的是真的,真正的名著会被他们认为是改编的。热爱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可古典文化被恶搞后,会把孩子的文化认同引向别处。现在的孩子已经离传统文化很远并出现了接受障碍,恶搞的出现,是对自己文化的否定,是自己在腐蚀自己的文化。

    语文老师李虹:其实我们的古典名著、传统文化也应该用更适合孩子接受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小学生,对厚厚的名著根本不喜欢,也看不懂,如果依照原著改编成连环画或语言精炼的图书,形式更活跃、插图更丰富,孩子们也能够接受。当改编变成恶搞,我们也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反思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来源:四川日报